时间:2022-07-30
来源:网络
访问量:
说起李耀汉,了解新兴历史的小伙伴相信都不会陌生。他是绿林出身,清朝晚期被清政府招安,辛亥革命时率部反正,后曾官至护国军司令、广东省省长等军政要职。
曾任广东省省长的李耀汉
在新兴的坊间,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李耀汉的趣闻典故。今天,笔者就通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内知名出版专家李昕老师的著作《南海何曾隐风流——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纪事》节选内容,跟大家讲述李耀汉当年被清政府招安过程的故事。
《南海何曾隐风流——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纪事》
以下是《南海何曾隐风流——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纪事》节选内容中关于李耀汉被清政府招安的经过:
1904年,两广总督岑春煊下令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去剿灭巨匪李北海。
这股匪帮活跃于两广交界地区,和广西土匪连为一体。以往官军多次围剿,屡战屡败。前期主持剿匪的是高州镇总兵莫善积,还有参将柯壬贵,他们所统领的共7个营兵力,岑春煊全数调拨给李准指挥,要求务必肃清匪帮。
两广总督岑春煊
李准提出要求,希望不要限期,说自己“尽力往办,成不居功,败不任过”。强调“败不任过”,是因为过去官军对付李北海,败绩太多了。
但岑春煊说:“有成败即有责罚。好自为之,我自有权衡。”
这话说得让李准直冒冷汗。
西征之前,李准研判了形势,发现那里的地形复杂,这群土匪飘忽无常,出没在连绵数百里的云雾山和西山之中,官军围剿时,兵多便躲藏隐没,兵少则出山迎击。过去莫善积总是穷追不舍,但是疲于奔命,而土匪则每每趁其疲惫时来偷袭,所以官军总是失利。于是他人还未到,先电令莫善积分兵把守大山的关隘,匪来则击,匪去不追,以逸待劳。
同时,他了解到匪徒中有个叫李亚汉的,是被“逼上梁山”的。他原本是读书人,因为李北海的父亲是他祖父的养子,官军剿匪时,找不到李北海,便勒令李亚汉交人。李亚汉无奈逃跑,被抄家通缉,最后只得加入李北海一伙。李准请手下土匪出身的傅赞开写信给李亚汉,希望他悔罪投诚,如果他能生擒李北海来献,不但可以赦免其罪,还会归其家产。
随后他便率军出发,及至到达李北海的家乡新兴县天堂墟,先询问李北海的踪迹。当地人说:“知道你们大兵将至,土匪早逃进大山了。”
李准问:“山里有没有村庄?”回答说没有,只有少数山民。李准又问:“山里有粮食来源吗?”回答说,没有,存粮应该不够这么多匪徒吃十天的,断粮时,他们肯定会下山抢粮。李准听了,心中有底了。
广东水师提督李准
这时总兵莫善积来迎接,一见面就跪地不起,说是要请李准救援,自己带兵多年,从没有遇到过这样难对付的土匪,几个月剿匪不但无功,反使自己损兵折将。总督若是追责,自己怕是死无葬身之地了。
李准扶起他问:“我电令你分兵设险据守,是否照办?”莫回答说已照办了。
李准闻言,说:“这股土匪,非实行坚壁清野之法不可,所以你们还是要守住关隘,等他们出动就是了。”
果然不出10日,匪徒开始设法突围。各隘口守兵只击不追,屡次将他们赶回大山里去。因为得不到粮食,他们内部开始慌乱。
弹尽粮绝之际,已经被李准策反的李亚汉趁机说服匪首李北海投降,李北海和众匪迫于形势,同意试试,于是请了山下一位姓梁的教书先生前来与傅赞开等接洽。李准闻知后禀报岑春煊,岑允准受降。李准问对方有多少人?答曰骨干七八十人,追随者上千人,不过现在有些已经四散而逃。李准令其开具匪徒名册,定期缴械纳降。
既是投诚,就要接受改编。李准从众匪中选出80人编入防营,作为先锋队,以李北海为队长,意思是将来再遇剿匪,要他们打头阵,使其将功赎罪。其余人遣散回乡。
至于李亚汉,李准原先想让他在先锋队里当个哨长,但李亚汉不愿再跟随李北海,而希望带10个士兵进入李准的亲兵营,随侍李准左右。李准见他相貌英武,谈吐不凡,便同意了,并将其改名为李耀汉。此人后来屡立战功,在李准手下被提拔为巡防营的管带,民国以后更是有大作为,一度担任广东省省长,终生对李准感恩戴德。
1916年5月,时任肇阳罗镇守使的李耀汉(右二)与时任中华民国军务院抚军副长的岑春煊(右五)等人在军务院成立仪式上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