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媒体报道 -> 点击返回上一页
当年今日:95年前的今天,新兴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召开(二)

时间:2021-06-10 来源:网络 访问量:

加强对工人队伍的教育和训练是工人联合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新兴县工人联合会在会址(盘氏宗祠)设立训练班,分期分批培训工人。每天晚上,受训的工人在班上学文化,学革命理论。共产党员梁新枝以及省宣传队的队员等,经常到班上给学员们上形势教育课。

曾任中共广东区委佛山支部书记的梁新枝

此外,工人联合会还经常组织开展革命活动集会,组织者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发言,激发工人阶级的革命信心和勇气。会后还举行游行示威活动,组织工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

活跃的工人运动,燃起了新兴革命的火种。

盘氏宗祠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暨新兴县工人联合会成立95周年之际,笔者在新兴盘氏后裔、世界盘氏宗亲会会长盘立兴先生的带领下,来到位于新兴县城侍郎村58号的盘氏宗祠(新兴县工人联合会旧址)参观,寻访昔日革命先贤们的足迹......

盘氏宗祠首进门面格局

作为一个文物爱好者,尽管早已“阅祠无数”,但当笔者第一眼见到盘氏宗祠时,还是感觉到震撼。虽然此类祠堂建筑在新兴很常见,但对于老城区来说可以称得上是“宝贝”了。作为新兴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随着时代的变迁,县城城区布局的变化速度之迅速也是普通乡镇所不能及的,尤其是老城区。作为一座千年古郡的核心之地,新兴县城的历史建筑数量也曾一度位居县内之冠,但随着时代的变迁,许多古建筑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因此幸存下来的历史建筑,便成为了文物爱好者眼中的“历史遗珍”。

盘氏宗祠大门格局

据盘立兴先生介绍说,盘氏宗祠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是为纪念明朝时期新(兴)云(浮)阳(江)恩(平)地区盘氏的始祖盘聪公而建造。宗祠为青砖瓦木结构,三间三进,占地面积近500平方米。

花瓶型麻石柱础

新中国成立后,盘氏宗祠被政府征用,曾被用作新兴县土改干部训练班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636部队营房、县第一招待所、农机二厂宿舍等机关单位驻地,见证了新兴县城的历史变迁。

2020年10月,盘氏宗祠作为新兴县城老城区内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祠庙建筑,被列入新兴县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盘氏宗祠鸟瞰(盘立兴 摄)

站在一个文物爱好者的角度去看,政府应当对当前这些古建筑的现状加以重视,更何况还是一处见证了新兴工农运动发展史的“红色文物”。

习近平总书记也说过:“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希望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今后的岁月长河中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相关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