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10-15
来源:网络
访问量:
2021年是辛亥革命110周年。110年前,武昌起义爆发,各地纷纷响应革命。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具有里程碑意义。
众多的革命先贤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抛头颅、洒热血。在这其中,也不乏有新兴人的身影。在辛亥革命110周年之际,《百年新州》将会向大家列举那些曾经参与过辛亥革命的新兴籍革命先贤的事迹,缅怀他们曾经为国为民所立下的功勋。
今天要介绍的人物是黎冠三。
黎冠三像
“一河两岸九统领,火烟相盖两省长”,这是对新兴县天堂镇内洞盆地这个钟灵毓秀之地的真实写照。民国初期,天堂内洞盆地曾相继走出了李耀汉、翟汪两任广东省长,以及九位团级军界统领。而黎冠三就是“九统领”当中名气比较大的一位。值得一提的是,他也是辛亥革命的见证人和参与者......
出众少年,投身军营。
在天堂当地的老一辈当中,提起黎冠三,知道的人恐怕寥寥可数。但若提起他的绰号“大牛珍”,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黎冠三的出生及成长之地——天堂镇禾地岗村
黎冠三,字培元,乳名“阿珍”,1874年出生在天堂镇禾地岗村的一个贫苦家庭里。青年时期的黎冠三,便长得身强力健,干农活时能一人顶两三个青壮年。因其魁梧奇伟,力大如牛,且品性耿介,因此人称其为“大牛珍”。
因家境贫寒,在黎冠三20出头时便背井离乡,外出谋生,后与邻县阳春里仔水的林炳南一起到肇庆清军绿营报名当兵。当兵后的黎冠三,以其身强力大、骁勇善战的优势,很快便受到上级赏识,被提拔为哨长。在一次率兵剿匪作战中,黎冠三以双手勇擒二名悍匪之绝技,立下功勋,战后即被破格升为标统(相当于团级军官)。
黎冠三参加的清末绿营军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满清倒台。肇庆清军绿营起义反正,黎冠三随部被编入广东北伐军总司令姚雨平麾下。
护国讨袁,急流勇退。
1916年,袁世凯称帝,西南五省联合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同年4至5月间,在梁启超的发起下,岑春煊、陆荣廷率部进军广东肇庆,并成立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和中华民国军务院,代行国务院职权。在这期间,云南和两广的军队被统一编成护国第一至第六军,蔡锷为护国第一军总司令。黎冠三所部被编入护国第六军总司令、桂系军阀将领林虎的麾下,黎冠三任步兵统领(团级)。
1916年5月,两广护国军都司令部在肇庆成立
护国第六军总司令林虎
调任护国军步兵统领不久,黎冠三随军北上参加讨袁战争。行至粤汉铁路高塘路段,与袁世凯的爪牙、北洋军阀龙济光部展开激烈战斗。在黎冠三的英勇指挥下,北伐军骁勇善战,经战斗多日终将龙军击败,并俘虏了一批战俘。黎冠三也因此得到全军的通电表扬。
北洋军阀龙济光
同年7月,桂系军阀陆荣廷任广东督军,委派林虎担任高雷镇守使,黎冠三随军到高雷地区驻防。不久,粤桂两省军阀酝酿战争。此时的黎冠三,因久经沙场,已逐渐厌倦了军阀混战的局面。他虽身处桂系军阀部队,但却是广东人,他不想“自己人打自己人”,怕背上“反骨仔”的骂名。于是,黎冠三便在桂军统领的位置上“急流勇退”,退伍回乡了。
华祥栈:见证天堂近百年风云变幻
回到家乡天堂后的黎冠三,在天堂圩建造了一幢三层三间门面的临街骑楼,取名为“华祥栈”。其中首层和二层用作经营生意,第三层用作闲居。据天堂圩的老一辈回忆说,“华祥栈”首层开设白鸽票店(相当于博彩店),请专人负责打理,在店中有楼梯直通二楼。二楼为烟土专卖店,经营烟土买卖生意,并由黎冠三的侄子黎学龙负责打理。
华祥栈旧貌(今已拆除)
“华祥栈”建筑原貌极为气势宏伟,整体建筑为青砖瓦木结构,楼前门面采用了罕见的拜占庭式建筑风格。在一至三层之间铺设松木结构楼板,在二楼和三楼都设有临街阳台,而且每层阳台都设有数量不等的弧形檐廊。楼顶为水泥平顶天台,天台前方临街护栏以及第三层阳台护栏均为花瓶式石湾陶瓷护栏,工艺精美。
天堂镇民国骑楼街风貌
建国后,“华祥栈”曾一度被政府没收为公用场所。改革开放后,政府出台了新政策,“华祥栈”重新回到黎冠三后人的手里,此后一直被黎氏后人用作出租。直至21世纪之初,“华祥栈”建筑依旧保存完好。令人惋惜的是,在2010年冬季,“华祥栈”因屋内电线老化短路而引发火灾。这座见证了天堂圩近百年风云变幻的“民国楼王”,最终被烧毁贻尽。这是后话。
“走西军”轶事
1920年春,桂系军阀广东督军莫荣新与原广东省长兼肇军总司令李耀汉结怨,命令桂系将领林虎部队前往天堂清剿李耀汉在老家内洞的肇军残部。林虎委派部将黄业兴指挥桂军经肇庆、罗定、阳春分三路进剿天堂,沿途烧杀抢劫掳掠,无恶不作。烧毁商店和民房200多间,打死打伤群众500多人,群众的财物被抢劫一空,时人称之为“走西军”。因黎冠三过去与黄业兴同在林虎麾下任职,两人颇有交情,因此“华祥栈”及其家乡禾地岗村得以照顾,没被桂军侵害损毁。
旧桂系军队
同年底,桂系将领黄业兴率领桂军撤离天堂。黎冠三得悉肇军统领苏广率领肇军残部预先在河头湾边埋伏,准备利用险形地势歼灭桂军。于是黎冠三便亲自为桂军带路绕道越过湾边经簕竹出新兴,桂军得免于难。此举也使天堂免遭桂军返攻之祸,此乃天堂一幸事,否则祸害不堪设想。
黎冠三经此事之后,经常提心吊胆,怕李耀汉报复。后来,他长期隐居广州,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广州沦陷时,黎冠三才回到家乡天堂居住。
晚年生活,倍受敬重。
据禾地岗村老一辈的村民说,黎冠三为人随和,且仗义疏财,时常慷慨解囊接济穷困人家,在村中很有威望。每当有村民发生纠纷时,都会请黎冠三出来主持公道。而且每到青黄不接之时,黎冠三都会开仓放赈,为穷苦大众施舍粥饭。只因他本人也出生于贫农家庭,所以对贫苦大众十分同情。
禾地岗村黎冠三故居,改革开放后被其后人捐给村集体,改建为黎氏宗祠
据现年94岁高龄的天堂老街坊何华老先生回忆说,晚年时期的黎冠三时常独自坐在“华祥栈”的门口旁,静静地看着门外的车水马龙。当时天堂地方上的乡绅们时常到天堂区公所“群贤社”聚餐,出于对黎冠三的敬重,好客的乡绅曾多次前去邀请黎冠三赴宴,但几乎次次都会吃闭门羹。黎冠三总是不耐烦地回绝到:“不去,你们这班契弟,取之于民,食之于民”。
此外,黎冠三还有一个老习惯。那就是每次理发之后,都把剪下的毛发小心翼翼地收藏起来。他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能随便将其丢弃”。
黎冠三家乡禾地岗村风貌
1946年,一代讨袁护国骁将黎冠三在家乡禾地岗村病逝,享年72岁。黎冠三的儿孙在家中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前来凭悼的人既有当地村民、乡绅,也有国民党的军政要员和社会名流。在现场的挽联中,有一联充分评价了黎冠三的一生:
上联:忆当年,军阀相争,不畏艰危护桑梓,公真勇者;
下联:想往日,人心奸险,急弃仕途守田园,汝亦哲人。
2020年5月3日,笔者曾以《黎冠三:护国骁将的传奇人生》为题将黎冠三的传奇事迹刊登于《云浮日报》,以彪炳千秋,万古流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