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5-26
来源:网络
访问量:
里洞镇位于新兴县南部山区,与开平、恩平、阳春三市相邻,是广东著名的革命老区镇。里洞山区的人民朴实、勤劳、勇敢,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过去艰苦的斗争岁月里,他们为革命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这其中,梧洞石降村的蔡四婶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
梧洞石降革命老区村鸟瞰
在1945年的蕉山战斗和㙟底战斗后,一部分伤员转移梧洞、宠洞等地隐蔽治伤,众为之护理,送水送药;部队过往时,群众为之碾米造饭,亲切接待;如情况突变,群众则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掩护革命同志。当地人民和部队战士的鱼水情谊充分地体现了出来。
1945年冬,国民党军158师473团和新兴、恩平、阳春的地方反动团队,到处搜捕我人民抗日武装,大肆“扫荡”我新恩阳边境和新兴县的里洞与合河地区,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石降村的蔡四婶却不怕危险,机智勇敢地掩护游击队的同志们。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广阳支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郑锦波同志题字的石降革命老区村碑石
一天,新兴县里洞伪乡公所所丁,带领县里的反动团队突然窜到梧洞石降村来,借查户口、催壮丁为名,搜捕我抗日游击战士。当时,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交通情报总站的交通员梁芳(男)刚从外地回来,到石降小学找交通情报总站站长孔令淦,适遇孔令淦不在学校。孔令淦的爱人郑坚同志又不认识梁芳同志。敌人遇上了梁芳,见梁形迹可疑,便截住盘问:“哪里人?来干什么的?”梁芳同志镇定地说:“恩平人,是来探亲的。”就在这个时候,住在学校隔邻的四婶,正提着菜篮到村边的一个小菜园摘菜,看到梁芳同志正被盘问,她急中生智随即迎将上去,亲热地向梁芳打招呼:“哎唷,你几时来到的呀,你表弟在家里呢,先进屋里去吧!我摘好菜就回去。”梁芳同志会意地向四婶叫了一声:“大妗”(舅母)。四婶的儿子桂寿闻讯亦迅速从家里跑出来,认梁芳为“表哥”,便一同进了四婶家里。敌人信以为真,就不再怀疑。这样,梁芳同志才避过了敌人的盘查。
又有一次,在同年农历十一月的一个下午,恩平的李江、熊华等反动团队,从西水窜到梧洞来“扫荡”。敌人一到就把石降村包围了起来,逐家逐户地搜查我游击队战士。当时,学校适逢放了农忙假,学生没有回校上课。时任中共石降村党支部书记郑坚同志当时住在学校,她一听到“牛骨”(暗语,即国民党反动军队)来了,想突围脱身已来不及,只好迅速地把放在学校的文件收藏好,然后离开学校躲到四婶家里去。
原中共石降村党支部书记郑坚同志
其时,四婶和她的媳妇正好在家,面对这危急情况,四婶稍加思考之后,立即把郑坚同志推入房去,叫她睡在她媳妇的床上,用被蒙上,放下蚊帐,并叫其媳妇睡在床前(当时,四婶的媳妇因劳动砸伤了脚,用布包裹着),抱腿呻吟。另一方面,四婶利用给媳妇煎药之机,有意把一些湿草塞进灶膛,搞得浓烟弥漫。
不一会,几个敌兵气势汹汹地冲进屋里搜查。敌兵闯进房内,见到床上有人睡着,便喝道:“做什么的,还不起来!”在厨房煎草药水的四婶,闻声跟进房来从旁解释:“大官,这是我的媳妇,扭伤了脚,身子有病,卧床几天了!”由于满屋浓烟,几个敌兵被熏得眼鼻难受,随便问了几句,瞄了几下,便一无所得地溜出屋外,到别家搜刮财物去了。就这样,在四婶勇敢机智掩护下,郑坚同志化险为夷。
郑坚同志当年避难的蔡四婶家房屋
蔡四婶,是一个纯朴的山区劳动妇女。旧社会的苦难生活,折磨了她半辈子。经过党在她的家乡开展革命活动,使她懂得了穷人只有跟着共产党走,起来闹革命,将来才有好日子过的道理之后,她便为革命不避艰险经常爬山涉水,为部队探听消息,递送情报。部队过往,她组织一班妇女,舂米做饭,接待子弟兵;在革命同志遇到敌人围捕时,她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想法掩护同志脱险。这一切,都显示了蔡四婶对革命一颗炽热的心,体现了山区劳动人民对革命的支持。
新兴县解放之初,蔡四婶的独生儿子梁世德(梁桂寿)当了梧洞的民兵队长,他带领民兵配合解放大军剿匪,在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蔡四婶在极度悲痛中还是深明大义,毫无怨言。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她晚年生活尚过得幸福。1979年孔令淦和张桃同志到新兴探望老战友时,曾与谢冰同志特意到梧洞石降村看望蔡四婶,在共同回忆当年革命斗争往事时,蔡四婶还十分感慨而乐观地说:“我只有桂寿个儿子,他的牺牲,当时犹如剜了我心头的一块肉!可事情已经过去了。现在有党和人民政府的关心照顾,又有侄儿对我的帮助,我并不会感到孤独,新社会真是好啊!”
郑坚同志的“革命伴侣”孔令淦同志晚年时对青少年进行“忆苦思甜”教育
1981年,蔡四婶与世长辞了。可是,蔡四婶当年那种对革命忠心耿耿、对同志赤诚相待的高尚品质,永远值得后辈们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