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革命概述 -> 点击返回上一页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的建立与蕉山受挫(八)

时间:2023-05-04 来源:网络 访问量:

部队突围后分两路向恩平方向转移,在恩平朗底附近山地与第四团会合,随即转至恩平、阳江的清湾多体整,并召开领导会议对此次严重受挫的原因进行总结教训:
思想上轻敌麻痹、骄傲自满。部队从珠江敌后挺进粤中后,经过三次较大的反顽斗争,取得一连串的胜利,初步打开了粤中抗日武装斗争新局面。从而,部队领导产生了严重的骄傲自满情绪。对于在粤中这个国民党统治中心区,如何贯彻上级关于继续西进的指示,在执行中的困难和复杂性认识不足。更没有估计到日军西进后,躲进广西岑溪、广东信宜的顽军正规部队随时回师粤中。此时粤中区国民党的军、政统治及统治实力基本完好无损,实力对比悬殊,群众的正统观念又比较强的情况下,我们的领导没有认真去研究。相反,却产生了不应有的盲目骄傲自满情绪,这是部队遭受挫折的主要思想根源。

二、军事上的轻敌冒险行动。凤凰山战斗的失利充分说明这个问题。此次行动没有对敌情侦察清楚,误顽军一个团为一个营的兵力,在三比一的力量对比非常悬殊情况下,匆促作出奔袭计划,结果受挫。蕉山战斗受挫更是如此。蕉山村三面环山,地形复杂,乃兵家避忌之地。但当时我们领导只考虑部队疲劳、照顾休息,同时认为顽军已进入我皂幕山区,不可能回师追上我们,因此放松了应有的警戒。就在我军领导思想麻痹,部队处于完全无战斗准备的状态中,顽军向我驻地突然奔袭,致使部队损失严重,教训是深刻的。

三、在斗争策略上也有失误。面对国民党统治中心的粤中地区,没有作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对国民党的左中右没有作个别对待。往往为一时军事斗争的需要,伤害部分与我党及部队有统战关系的地方实力派;他们应中立的没有中立,应该继续争取的没有及时争取。相反,他们与顽固派站在一起,参加进攻我们,增加了斗争的困难。

四、强调了发展主力,对如何充分发动群众、组织民兵、组建地方武装重视不够。虽然建立了不少民兵及群众组织,但对骨干配备,加强正常性的军事训练和组织领导做得不够。此外,对地方党组织使用的多,具体组织指导的少;同时,也缺乏巩固的群众基础。这些都是新高鹤皂幕山区抗日游击基地不能发展巩固的重要原因。

五、部队臃肿、头重脚轻,没有注意人员精简。主力从珠江敌后挺进粤中时,随军行动的就有不少非战斗人员,部队显然是头重脚轻,直接影响了主力部队行军作战的机动性,也容易招致非战斗人员的不必要伤亡。蕉山战斗中牺牲59位同志中绝大多数是非战斗人员,这和我们领导在政治上、军事上轻敌麻痹有着直接关系。


相关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