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来源:网络
访问量:
一九四八年十月以后,中共广阳地委和广阳支队贫彻中共广南分委、军分委关于“目前已经为我控制的部分山地与接近我控制区的山地工作,应予足够的注意,各地委、工委、县委及其相当的军事机关,应开始有计划地建立其本区范围内的小游击根据地"的指示。一方面组织各县主力部队恢复、巩固因遭受敌人扫荡的山地游击活动区,为建立根据地创造有利条件;另方面,广阳支队主力则挺出山区,开展外线作战,拔除山地外围据点,开辟平原地区的新区工作,使游击活动区不断向外围扩展。一九四九年发动春季 攻势以后,以天露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已逐渐形成,并得到巩固。恩平西部的清湾、那吉、朗底,东北部的夹水、尖鹤一带六、七十公里的山地,新兴的合河、和顺洞、梧洞、东水、白马、深山田、料坑等山地,两阳的珠环、蟠龙、春南、大八等小块游击根据地已经连成一片,并且开辟和扩展了恩平的沙湖、牛江、圣堂、杨桥、开平的四九、龙胜、齐洞、马岗,新兴船岗的二十四山,上沙的强塘,稔村的龙窝、华宅,两阳的春北、漠南及漠阳江的河西等半山地、丘陵及平原区。至此,实现了中共广南分委建立以天露山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计划。
广阳地区游击根据地形成后,中共广阳地委、广阳支队和各县党组织、人民武装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组织力量加强根据地的建设,而让解放区人民当家作主,建立人民政权是首要任务。早在一九四八年八月,香港分局就指出:“经过减租减息之后的地区,均应着手进行建立政权”,建政的方式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完全一面的民主政权","一种是秘密的两重政权"。九月,中共广南分委明确提出建立公开的一面政权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臼比较稳定地控制了相当的地区;自作为政权基础的乡村群众,组织已相当普遍与巩固,群众政于抛弃对国民党的正统观念;已经有了相当的上下层政权工作干部;有了为保护这一面政权所必需的主力基于队与普遍的区乡队及民兵组织。对照这四个条件,中共广南分委认为:“目前我区各地有些地区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条件,有些条件则还很不成熟,一般地说,我们都还只是准备的阶段或过渡的阶段,”要把建政工作搞好,必须进一步“扩大我们的活动区,并毫不松懈地组织群众,扩大巩固各级部队,逐步提高对我活动区的控制力,积极地为建立一面政权准备好充分的基础。"
广阳地区根据上述部署,开展了建政工作。一九四八年底前有思平的沙水区政委员会,新兴的南区办事处、东北区办事处。一九四八年十二月,随着武装斗争的不断胜利,广阳地区人民武装已较稳定地控制了一部分地区,建立人民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经中共粤中分委批准,建立了粤中区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阳春县人民政府,由黄昌※任县长(未到职),陈庚、陈枫为副县长。
一九四九年初,为加快建政工作的步伐,中共粤中分委成立了粤中人民临时行政委员会,负责领导全区的建政工作。随着各游击根据地的巩固、发展,广阳地区各县人民政府相继成立。一九四九年二月,阳江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姚立尹、副县长陈国璋。四月,新兴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由广阳支队副司令员杨子江兼任,副县长刘良荣。四月,恩平县人民政府成立,县长郑鼎诺。同时,还先后成立恩平三区、四区两个区级人民政府和沙水区政委员会,新兴县的东区办事处、西区办事处,阳春的春中区办事处、东南区办事处,阳江的金横、路南、路北等六个区级人民政权;新兴的合河、东水、阳春的蟠龙三个乡政府以及阳江的金旦、龙门、横山、黄什等乡级人民政权。
人民政权成立后,减租减息运动更加蓬勃发展,尤其在春荒严重的时候,农会还以互助救济形式,开展借粮渡荒。如漠南地区的路南区乌石村、旧宅村和凤田村,共借出稻谷三千担,以及轮溪乡区面密村发动四十户,借出猎谷三十担,解决了当地缺粮户的困难,帮助贫苦农民度过春荒。
财经工作,早在解放战争初期就已经开展起来了。一九四六年秋,留下在两阳地区坚持斗争的武装人员马平、曹广、陈庚、陈枫等就在漠阳江设立税站,向过往船只收税,一般商船收关金券六万元(约值一、二担稻谷)。一九四七年至一九四八年,两阳部队先后设立茶园、龙门、小水河、石壁税站,以收盐税和货物出口税为主,至全境解放时止,两阳税站共征收税(统一折为白银计算)约四十四万七千余元。广阳支队于一九四八年十月建立在恩平的锦江税站,近一年时间共收税款近五十万元港币。建于一九四九年一月的白江乡铜钱坳税站收入约一万元港币,竹园税站约四万元港币。一九四九年春建立的黄村湾税站,收税约五万元。五团在夹水圩、灯山建立税站。新兴县成立于一九四八年的勒竹和黄茅迳税站,共收税约三十五万元。为保障部队给养,广阳地区从恢复武装斗争开始就在游击根据地内征收军粮,如一九四七年秋在阳春爆龙、先农、马狮田等根据地内每斗种田(地主租额一担谷)征收军粮二十五斤谷。征收税款和军粮除供部队给养外,还略有盈余。征收军粮难以统计,仅在解放战争时期阳春县征收的军粮就有一万九千一百担稻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