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革命概述 -> 点击返回上一页
新兴县解放战争的回顾之八

时间:2023-05-05 来源:网络 访问量:

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是通过办学习班来进行思想教育,着重进行革命形势、党的知识、解放军的性质和任务、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革命传统等方面的教育,使我们的部队成为有明确的革命目标,有远大的革命理想,有严明的组织纪律的队伍。1948年的“八一”和1949年的“七一,我们在东水大㙟。

召开了军民大会,纪念党和军队的生日,以教育军民。我们还强调官兵一致,并注意经常开展好人好事的宣传,对违反纪律的人作严肃处理,这样去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例如把副教导员郑达明的先进事迹向同志们作广泛宣传,对一个不遵守群众纪律,企图强奸妇女,群众意见很大的队员作了严肃处理。这样,就深受群众欢迎,使部队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政权建设。

武装斗争就是为了夺取政权。当武装斗争发展到一定的规模,游击活动区域日益扩大的时候,为了更广泛发动群众参加革命斗争,便在游击区逐步建立了办事处,东北区主任陈启中,南区主任谭志雄,东区主任崔学文,西区主任陈曙。1949年4月下旬,在共成山塘村成立了县人民政府,宣布杨子江任县长(兼),刘良荣任副县长,并向全县人民颁布施政纲领,动员游击区人民参军参战,发展农会组织,以农会代替政权,执行人民政府的法令,维护治安,保护人民利益,发展生产,准备迎接新兴解放,还先后发表“告全县人民书”,号召新区人民反对国民党统治,发表“告国民党官兵书”,号召国民党军政人员起义投诚,等等。广大群众对人民政府十分信赖,乡间很多事情,例如水利和山界等方面的纠纷,都找到区办事处来处理。

第四,统战工作。

统战工作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县委很重视这一工作。我们对地方的上层人物,采取“团结进步,争取中间,打击反动”和利用国民党内部矛盾进行争取及分化的方针。这个工作我们做得比较好。例如,对叶乃勋,他以前参加过党,后来脱离了党:长期在国民党那里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新兴县参议会副参议长,实际职务是县立中学校长。由于受过革命的教育和认识一些同他工作过的革命同仁,因而易于接受我们的教育。他曾以聘请教师为名,安排掩护了一些党员在该校工作,如县副特派员陈兴中,叶对他的身份是知道的,叶与陈是老相识,于1946年安排他担任了县立中学教导主任。1948年底到1949年间,我东北区区委委员崔学文同志曾到他的家乡稔村云礼村,向他讲清形势和道理,他虽有些怕,但没有妨碍过我们。又如坝塘的崔冠鎏,他原是国民党开新鹤高4县联防指挥部成员,与联防大队长崔星辉有矛盾。1948年底,他要求到我们部队来。我们考虑到应该利用他们的矛盾,争取通过他去进- -步了解敌人,给我们情报,便劝他仍留在那里,这样也可以考察他对我们党是否有诚意。后来,他果然向我们提供敌人内部的情报,曾亲自带游击队去打崔星辉。在解放新兴时,他带着大军和我们把崔星辉残部消灭,并活捉了崔星辉的反动儿子、女婿及其亲信。又如,对云浮县河涟乡副乡长麦者香、乡文书高文波等人掌握的1个自卫班,通过我们对他们的多次教育以后,他们终于把这个队伍连同枪枝拉了过来,收编入西湖连和区中队,他们入伍后大都表现很好。还有兴育中学校长、新兴县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崔镇年,他安排了大批党员在学校任教,送两个亲妹及一个女儿参加了游击队,送一支手枪给共产党员崔学文到游击区去工作。

第五,群众运动。

国民党由于发动内战,加紧征兵、征粮、征税, 使得民不聊生。我们在游击区,与国民党针锋相对,用反“三征”、要民主、要自由、要生存、反内战的口号来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深受群众的拥护。在反“三征”基础上,广泛组织农会开展减租减息、退租退押。由于群众怕外地地主,我们出减租减息退租退押的布告后,开始是不敢向外地地主减租减息,后来群众见到外地地主不敢来收租收息,到外面趁圩地主也不敢为难,经我们宣传政策,进行发动,群众由农会领导自动行动起来进行减租减息了。为了破坏和抵制国民党的金元券在游击区流通,方便部队向群众借粮,于1949年5月,以新兴县人民政府名义,由正副县长杨子江、刘良荣签名,发行5角、1元、5元等七种面额的军粮代用券,与港币同值,在游击区使用。在运动中,我们注意处.理好部队与群众的关系,把在“双减”中得到的利益,抽出小部分作为部队的给养,其余大部分给群众。这样,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困难,部队战士的生活来源也得到不断补充。就是游击区的地主,由于不用交粮给国民党也得到利益。

相关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