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革命概述 -> 点击返回上一页
抗日战争时期之1941年

时间:2023-05-05 来源:网络 访问量:

2月 县工委组织部长冯华从育才小学寺田分校转移到三叉坑创办新民小学,并任该校长,县工委书记李海任该校挂名教师。此时,新兴党组织划归中区特委领导。

2月 在新会县工作的共产党员崔卓峰因身份暴露,党组织安排他撤回家乡坝塘村。崔卓峰根据县委指示运用自己的社会关系,很快接任兴育小学教导主任。他利用教师聘用权、先后安排赵熙、徐云、冯坤、朱乃良、李申维等共产党员到学校任教。党员教师通过办好学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得到广大学生家长的热烈拥护和村中开明士绅的好评、很快在坝塘村站稳了脚跟。他们通过教学活动、在学校师生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为革命培养人才,进一步把坝塘村学校扩办为兴育中学、从而把教学大权掌握在党的手里,办成了一所屹立在白区的红色学校。

2月 撤退回国的马来亚共产党员陈作楫接任云洞小学校长。他陆续聘请了几位外地青年教师,其中有谢鸿照、李珑英、伍争鸣、徐儒华。这几位青年教师、都是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后转移来新兴隐蔽的共产党员,谢鸿照则是中区特委派来的新任县委书记。

3月 由于新兴处在抗战的第二线,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后,从外地安排转移到新兴的共产党员日渐增多。这时,中区特委决定成立新兴县委,书记谢鸿照,组织部长冯华,县委机关设在三叉坑新民小学。此后,司徒霞、梁景光、谢冰、谭宝泉、罗明等共产党员先后到新民小学任教。

3月 高明县组织安排共产党员陈光到水台杜村工作。他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办夜校、向群众宣传革命理论,发展革命力量。

6月 谢鸿照得知陈作楫原是马来亚共产党员、即接收陈作楫的组织关系,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云洞小学党支部成立,支部书记李珑英。

8月 共产党员余雁宾(即余渭泉、由西江特委派到新兴,党组织关系没有转来新兴)任新兴县府教育科督学。他运用党的统战政策,做好上层人士的统战工作,积极推行抗战教育,掩护共产党员在学校的革命活动,使县内不少学校成为革命活动的据点,培养革命人才的基地,帮助县委实现党占领教育阵地,发展革命力量的部署。

冬 坝塘村兴育小学党员教师组织学生和村中青年,开展慰劳抗日伤兵的募捐活动。

相关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