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5
来源:网络
访问量:
1948年春、南路部队挺进粤中。5月上旬,部队到达新兴。我带一个连留在新兴,在新兴县委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建立新兴山区革命根据地。1949年春节,我奉命调到粤中纵队主力团——独立一团。现将我在新兴这段期间所了解的情况记述如下:
一、南路部队之东征
1947年下半年,我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各个主要战场向国民党发起主动进攻,战争已由解放区推向国民党统治区。在这种形势下,一方面,我华南各地党组织为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广泛地发动了武装斗争;另一方面,国民党为了巩固后方,也加紧了对华南武装力量的"围剿扫荡"。在粤西地区,我南路党组织从 1946 年下半年起,就开始恢复武装斗争,到1947年部队已发展到相当规模,武装斗争遍及南路各地,对敌人造成相当大的威胁。1947年下半年,国民党统治当局集中兵力,对遂溪、廉江、化州、吴川等游击根据地进行重点“围剿”。为了粉碎敌人的“围剿”,发展扩大游击区,中共南路特委根据香港分局的指示,于1947 年集中主力组成两个支队:一支为西征部队,挺进粤桂边的十万大山;一支东征部队,挺进粤中地区。
东征部队当时叫东征支队,是一个团的建制,辖3个营,8个战斗连队,共800多人,是由三个团抽调战斗力比较强的连队组成的。第一营从新四团(化州部队)抽3 个连,第二营从新三团(廉江部队)抽3个连,第三营从第二团(遂溪部队)抽2个连组成;另外,从各单位抽调四、五名干部组成一个干部队,跟随部队到新区工作。团的领导班子是:团长黄飞,副团长黄东明、涂明坤(当时称团长,因他们原来都是团长)、政治委员罗明,政治处主任陈军。粤桂边党委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欧初同志率领部队东征。东征支队组成后,在遂溪北区集中,进行整顿和政治动员,补充弹药经费。1948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在遂溪县北区的下洋村誓师出发,经廉江龙湾、灯草、石角,进入化州北部的天堂嶂,突破敌人层层封锁线,打退敌人的截击和追击。渡过淦江,进入茂名西部。在茂西经几昼夜急行军,同敌人地方部队和反动武装不断作战,推进到信宜南部,便与茂(名)电(白)信(宜)中心县委负责人王国强同志取得联系。农历三月上旬,部队进到信宜四方田,次日在白鸡岭与追击之敌发生战斗。团长黄飞同志负伤留下隐蔽治疗。部队随即进入云开山区,转辗数天后,远途奔袭信宜合水墟,打开合水敌粮仓,分粮给群众。部队继续东进,经上东、下东、铁洞,进入云浮县飞地西山地区。指挥部在铁洞开会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指挥部率领第一、第三营和团直机关,经圭岗墟、陂面墟,渡漠阳江进入阳春东北山区;一路由黄东明同志率领第二营南插庙龙墟,吸引敌人,掩护指挥部的行动。会后,部队按计划行动,指挥部率领部队突然开到阳春平原,黑夜强渡漠阳江,歼灭扼守渡口的反动武装,俘敌乡长和乡丁数名。次日进攻阳春合水墟,没有打下,即进军留洞与粤中区党委派来联络的同志以及阳江县的部队会师,并于当天与进犯之敌激战整天。接着进驻阳江老区横陂村,粤中部队领导人吴有恒同志专程来这里迎接部队。部队在这里休整了7天,然后进人恩平,经大田至朗底墟,与粤中区党委以及广阳支队主要领导人冯燊、谢创及郑锦波等同志率领的部队胜利会师。黄东明率领的第二营,经过半个多月,在西山一带与敌迂回周旋,横渡漠阳江,胜利到达粤中区。至此,东征部队便在粤中区党委领导下,与粤中各部队紧密协同,转战粤中各县,分散发展壮大。
二、七团之扩建
1948年5月上旬(农历三月下旬),东征部队到达粤中后在粤中区党委的领导下,从恩平朗底墟出发,经新兴高冲、石降,围绕天露山,出恩平鸡啼营、上凯岗,到七堡里打了一仗,转移到恩平夹水,过双石顶,到新兴东水大望墟。在大盟墟与新兴县杨子江,刘良荣等同志的部队会师。然后,在区党委领导下,出共成墟、河村,过龙山寺、集成墟、到笔架山下的河步墟。在那里区党委决定将东征部队分散发展,第三连和陈军、陈曙、杨华、黄明等一批干部留下新兴,区党委带领其余部队经和盛洞、低村、带头向恩平转移。留在新兴的部队和干部,在杨子江带领下,经狗木坑、大伙,到大竹楼,正式编进第七团建制,陈军参加新兴县委。时间大约是新历5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