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6
来源:网络
访问量:
在抢救、回来的伤员中,作战科长霍文同志的伤势最重。他身中数弹,臂部受重伤,是陈凤章在共成新田村后背山背回来的。霍文等伤员在三叉坑住了几天,被敌人的探子发觉。党组织为了霍文等伤员的安全,又组织了梁齐长、梁竹林等一班人,利用晚上把他们秘密转移到舍村交通站。
蕉山战斗后,我军被俘的一批战士关押在国民党新兴监狱。同年5月,曾在新民小学教过书的共产党员梁景光在高明的一次战斗中被俘,也被敌人关押在新兴监狱。三叉坑党组织知道这一情况后,派出梁德兴、梁华、陈凤章等人,先后到监狱探监,与狱中同志联系,送去一些食品、烟丝和药物,鼓舞狱中同志坚持斗争。地下党负贵人罗明同志还组织梁达初、梁德芬、梁德明、陈凤章等人建立交通站,以做小生意为名,肩挑竹帽、葵扇,过村走巷叫卖,探听敌情,掌握敌人的动向。
1945年底,我主力部队北撤山东,没有北撤的人员复员回家。这时,三叉坑参加部队的同志,大部分都复员回来。国民党当局要复员人员“自新”,并扬言“如果不去自新,全村就有被烧光杀光的危险”。村党组织负责人梁达初针对这--情况,分别找复员回来的同志谈话,要大家千万别上敌人的当,别被敌人的气焰吓倒。由于党的及时指引,三叉坑没有一个人向敌人自首,及时离开家乡,到外地暂谋生计,以避风险,等待时机。
发动群众援部队
1948年3月,谢冰同志受部队的派遣,带领-个武工组,从梧洞转到集成地区活动,首先来到了三叉坑。三叉坑人民知道武工组要组织队伍打反动派,大家很受鼓舞。不久,曾参加过抗日部队,离乡外出隐蔽的同志都纷纷回来了。首先有梁华归队,随后又有梁祥、陈大中、梁铭鉴、梁建军、梁强波、梁为民、梁应、梁德明、梁文进、梁坤等20多名青年参加了人民武装部队。
为了配合武装斗争发展的需要,同年4月,三叉坑重建了情报交通站,并成立了民兵组织。交通站由梁达初、吴文当站长,交通员有梁建军、梁德兴、梁德明、梁耀庭、陈伙嫂、梁七等。民兵由开始时的30多人,以后逐步扩大。交通站和民兵组织根据各个时期斗争形势的需要,分别做传递情报,护送过往同志,散发传单和配合部队打敌人,为部队借枪筹粮等工作。在部队攻打集成逢吉村梁耀秋的自卫队、攻打樟村的四乡联防队长潘寿辰,以及活捉敌人密探苏林等行动中,三叉坑民兵积极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交通员陈伙嫂对革命有深厚的感情,平时,有同志过往,她热情接待;有情报需要她传递,她不管天黑路远,风雨无阻;游击队经济有困难,她把自己的一条老黄牛卖掉,还拿田契到上洞村地主家去抵押借钱,支持游击队;在关键时刻,她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保护同志。1949年3月的一个晚上,武工组谢冰等人捉了国民党安插在龙山寺的密探队长苏林,经审讯后,暂时把他关押在上朝村后山一间山寮里。第二天上午,到共成地区扫荡的县伪中队突然窜来三叉坑。伙嫂听到这一消息,立即从下朝村自己家里奔向山寮。半路上,她发现几个伪兵已向山寮方向窜来,她加快脚步,先走到山寨,将谢冰晒在山寮前草坪的衣服、毛巾收藏起来,随后人寮内告知武工组同志,使同志们做好应变准备,而伙嫂又镇定地回到山寮前的田里佯装劳动,注视着敌人的行动。几个伪兵走近山寮,见没有什么可疑便走开了,武工组的同志终于化险为夷。
1948年下半年,上朝、下朝两村同时成立了农会,上朝村农会长梁冠兴,梁云基,下朝村农会长陈子惠、陈大国。农会成立后,实行减租减息。从1948年秋至新兴解放,外村的地主再也不敢来三叉坑收租。上朝,下朝两村农会把每造减得的租谷约三、四千斤交给部队。至新兴解放,两村共交军粮2万余斤。
三叉坑人民的革命斗争日益发展,引起了国民党地方反动势力的恐惧和仇恨。他们对三叉坑进行了多次残酷的扫荡,妄图扑灭三叉坑人民的革命烈火。从1948年3月至1949年初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以驻集成养古岗为首的县伪中队和集成乡伪中队,对三叉坑进行了五六次清剿。敌人在扫荡中,枪杀群众,抓人勒索,洗劫群众财物,造成了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
三叉坑人民的革命烈火是扑不灭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三叉坑人民前赴后继,英勇战斗。虽然敌人多次封村扫荡,抓人勒索钱粮,甚至有的群众被逼害致死。但是,有党的坚强领导,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叉坑人民始终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配合武装部队打击敌人,为新兴的解放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