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革命概述 -> 点击返回上一页
大跃进运动

时间:2023-05-06 来源:网络 访问量:

1958—1960年,在急于求成的思想支配下,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跃进”运动。

1957年10月,中共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对1956年的反冒进提出批评,《人民日报》首次提出了"大跃进"口号。11月,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提出,中国要在15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工业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1957年冬到1958年春,全国掀起了农业生产高潮,拉开了"大跃进"的序幕。

1958年3月10日,中共新兴县委首先以横水(今六祖镇横水村)农业生产合作社(简称“横水社”,下同)的“大跃进”事例为开端,发出了《关于迅速推广横水社以“大跃进”的革命精神实现交通运输工具大革命的决定》,由此揭开了新兴县“大跃进”运动的序幕。横水社积极想办法改良运输工具,鸡公车(手推车)从原来的20部发展到164部,平均每个劳动力1部,实现了“手推车化”,劳动效率提高了1—2倍。为此,县委要求全县各地推广横水社改良运输工具的经验。4月1日,县委提出要在4月15日前实现全县车子化,各地迅速掀起了突击造车运动。到4月11日,全县已造手推车9807部,畜力车148部,牛驮架124个,空中铁索运输24处。在全县造“车”热潮中,农村很多的大树被砍去造车。

4月15日,中共新兴县委作出《坚决组织社会主义“大跃进”,争取1958年内全部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14项决定(草案)》,提出:1958年粮食每公顷产量要达到6000千克,是1957年2542千克的2.36倍;全县造林绿化到1958年底要基本消灭荒山;提前10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与此同时,还规划果树上山,渔业、工业、交通与农业同步“大跃进”,要求到1958年底,保证乡乡通汽车,社社(农业生产合作社,下同)通电话,社社通邮政。新兴县的“大跃进”运动和各种规划指标通过大小会议、大幅标语口号的宣传,遍及城乡,人们一时被这些狂热鼓动起来。

在大办农业的同时,同年8月,县委提出大力发展社办林场,发展山区经济,全县先后办起了集体小林场267个。9月11—12日,县委召开山区生产“大跃进”会议,要求苦战一年,基本改变山区面貌,使山区3年内在经济、文化生活水平赶上或超过平原地区。

相关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