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革命概述 -> 点击返回上一页
探监记

时间:2024-09-13 来源:网络 访问量:

在1945年2月的蕉山战斗中,广东抗日解放军近70位战士被敌人逮捕关押在新兴监狱。新兴地下党曾多次派人打探了解狱中同志的情况,但因监狱守卫森严而无法取得联系。《双十协定》签订后,中共新兴县特派员罗明就派出刚初中毕业不久、被安排到芦村小学当教师的共产党员刘良荣,前往监狱与一位名叫“胡金棠”(真名唐贞,是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的秘书,跟随部队突围因生病赶不上队伍被捕)的同志接头,鼓励狱中的同志坚持斗争,做好组织营救工作。

新兴监狱坐落在县城南街的国民党县政府旁边,被捕的抗日解放军战士全被关押里而,男女监房用木栏栅分隔开米,监狱门口是看守室。整座监狱阴森可怕,就像人间地狱。监狱戒备森严,狱卒荷枪实弹,如临大敌般虎视耽耽守护着大门和男女监房,监视着犯人的一举一动,不让外人接近。

探监那天,刘良荣按照罗明的指示,穿上借来的童子军装,扮成学生模样,向县城进发。刘良荣来到监狱大门口,装作不懂规矩的样子径直往里走。守门的狱卒把枪一横,一声吆喝:“站住!干什么的?”。刘良荣心里早有准备,毫无犹豫地说: “我一个穷学生,能做什么呢,是我姨妈叫我来探望表姐胡金棠”。狱卒打量了刘良荣一下,不让他进去。刘良荣便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钱,悄悄地塞到狱卒的手里。狱卒见有“油水”。于是就装模作样地“教训”刘良荣儿句,摆摆手让他进去了,还一边大声向监房内呼叫:“胡金棠出来,有人探你!”随后,一个衣衫破烂、面容憔悴的年轻女子,拖着病态的身体、从女监所方向走过来。刘良荣确认这就是要接头的“表姐”后,为了避免出差错,故意大声说:“我要见表姐胡金棠”。胡金棠听到有人探望、明白是党组织派来与自己联系的,为了不使组织派来的人认错人,一边走一边大声地嚷道:“谁找我胡金棠呀!”有意把黑门牙露出来。刘良荣高兴极了,马上走上去抗着她手说:“表姐,是我!”就这样,两个素未谋面的“表姐弟”在敌人面前顺利地接上了头。

刘良荣按照预先准备好的暗语对胡金棠说:“姨妈叫我来探望你的,家里人都很关心你,叫我带了一些豉油膏、盐和青菜,还有一些钱来给你,希望你保重身体,坚强地生活下去,家里人都很好,过些时候我再来探你"。胡金棠一听就明白了,组织意思是说党组织很关心大家,派人来探望同志,希望大家坚持斗争,等候营救,组织和同志都很好,党组织还会派人来的。狱卒听了一下都是家常话,没趣地走开了。这时,刘良荣乘机小声对胡金棠说:“新兴党组织正在设法营救大家,希望同志们团结一致,坚持斗争,并请转告男仓同志,写一份狱中详细汇报,下次来人时带走"。胡金棠也小声说:“大家在狱中都坚持斗争,等待营救,争取出狱,请转告地方党组织"。

又过一个星期,罗明又派刘良荣第二次探监。刘良荣把党组织给狱中同志的密信藏在豉油膏内,穿起原来那套童子军装,继续以探望“表姐”胡金棠的名义探监。由于有了第一次探监的经验,刘良荣多塞了一些钱给狱卒。狱卒见他上次来过,又受了钱财,很快便放他进去。由于狱卒一直监视着,刘良荣与胡金棠不方便说话,只能用眼神示意豉油膏内藏有密信,胡金棠心神领会地接下东西,一边利索地把狱中汇报材料交给了刘良荣。刘良荣藏好材料后,依依不舍地挥别“表姐"。

相关专题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