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08
来源:网络
访问量:
1947年冬,南路遂、廉、化、吴的武装力量抽调主力进行西征和东征。1948年5月3日,东征部队第一、第三营先行抵达粤中区的恩平县朗底墟,与粤中部队会师。为了扩大政治影响,中共广南军分委率领粤中部队(包括东征部队)进军恩平、新兴边境,一路发动群众,破仓分粮显示军威,鼓舞群众斗志。15日,七团在恩平小陂与东征部队会师。16日,部队从恩平小陂出发,当天下午,部队越过双石顶,在东区的肥水坑与国民党军发生遭遇战。敌人见解放军声势强大,作战勇敢,不敢恋战,仓惶撤退。解放军进驻共成墟,晚上袭击国民党社墟粮仓,缴获稻谷8万余斤分给群众。18日,部队进驻集成龙山寺,当晚破国民党夏庐粮仓,大南武工组发动群众运粮。同时,袭击集成乡公所和自卫队,缴枪10余支。20日,部队行军至船岗河步,广南军分委和广南人民解放军临时司令部决定把东征支队政治部主任陈军、第三连和骨干干部陈曙、杨华等百余人编入第七团建制,以加强新兴的武装力量。军分委率领其余部队经和盛洞、低村,奔向朗底。
南路部队东征的胜利,打破了敌人对粤桂边区的“重点进剿",又壮大了粤中区的武装力量。七团参加这一军事行动后,转移到九木坑进行扩编,杨子江、陈全仍分别任政委、团长,陈军任政治处主任,下辖两个连。第一连(东征连)连长黄华,指导员马壮兴;第二连连长郑祯。全团装备短枪、步枪120余支。22日,部队转移到河头大竹楼并召开会议,县委书记杨子江开会宣布,增补陈军为中共新兴县委委员。部队扩编后,建立七团党委,杨子江兼任书记,陈全、陈军为委员。
东征部队第三连编入七团建制后,军事力量增强了,部队军事素质大大提高,为新兴县的武装斗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反“清剿”的需要,新兴县委和七团党委发出指示,要求隐蔽在学校的党员师生迅速入伍,以增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兴育中学、延平中学、新兴一中、甘棠中学的党员师生30余人,先后进入游击区参加部队,增强了部队的骨干力量。6月底,七团第三连成立,连长黄明,指导员陈启中,武装人员30余人。此时,七团已建立起3个连队,武装人员发展到200多人。
1948年10月,杨子江调任新恩开中心县委书记。中共新兴县委改为县工委,工委书记陈全,委员陈军、刘良荣、杨彪。七团政委由陈全兼任。
1949年1月,广阳支队第七团第一连(黄华连)调入独一团建制,七团政治处主任陈军调独一团任副政委兼政治处主任,七团政治处主任由容海云担任,并任七团党委委员。同时,广阳支队钢铁营成立,七团二连(郑祯连)及白马中队部分干部战士调入钢铁营。七团的主力连由南区中队组成,命名为黄河连,连长梁达德,副连长詹四,指导员袁海生,副指导员陈华英。
1949年2月,中共广阳地委成立,新恩开中心县委撤消,新兴县工委随之改为新兴县委。
为了扩大影响,1949年8月1日,粤中临时区党委在高明县合水墟召开庆祝大会,公开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成立。“广东人民解放军广阳支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广东人民解放军广阳支队第七团”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七团”。
8月底,中共新兴县委书记、七团团长陈全调任四团团长,陈全于9月下旬离开七团,陈特接任新兴县委书记、七团团长兼政委、贺金龙任副团长,杨彪任七团政治处主任。陈特任团党委书记,团党委委员有贺金龙、刘良荣、杨彪。此后,七团指战员以新的姿态投入战斗,迎接新兴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