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几张纸片,融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镂空的艺术,就是剪纸的魅力。无需底稿,手随心运,一气呵成,被西方称为“电脑控制剪刀”的神奇技艺。
我觉得剪纸就是生活的剪影
我希望我的剪纸作品
能够让大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希望
姚秀芳:“剪纸是中国的传统艺术,至今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其实我和剪纸很有缘份,我记得小的时候,我奶奶就经常剪纸,她真是心灵手巧,平时过节的时候贴的喜字、寿字、福字都是她剪的;她是当时远近闻名的剪纸高手,我奶奶还会用“簕鼓”编织很多小动物,例如鸡、狗等等送给小朋友玩,哄小朋友开心,但很可惜,我奶奶的作品都没有留下来,现在想起来也挺遗憾,我当时只是觉得我奶奶很厉害,但因为我小时候不会想,始终贪玩,所以也没跟我奶奶学到什么技艺。”
姚秀芳:“直至我读师范,有一次上美术课,陈老师教我们剪五角星,我马上联想到我奶奶当年剪纸的场景。原来我其实小的时候已经喜欢剪纸,所以上了剪纸课之后,我就自学,专心研究剪纸技艺,我平时看到好的剪纸作品也会学着剪,还会买一些剪纸的资料,看到漂亮的图案也会尝试剪出来,一边学习一边进步,其实同一个图案,不同的人剪出来都是有区别的;因为每一种艺术出来的艺术品都是有感情的,剪纸也一样,想剪好一件作品,并不是剪得像就可以了,还要融入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如果没有情感的话,这件作品也只是复制品。”
姚秀芳:“我剪纸已经剪了二十多年了,剪了多少幅作品我已经不记得了,剪烂了多少把剪刀我也不记得了,太多了,我觉得最难的就是剪细节的地方,要考验手工和耐性,稍有偏差就会前功尽废;一开始学剪纸纯粹是兴趣爱好,在一次机缘巧合之下,我参加了新兴县第二届政协杯书画展,我的作品福鼠获了三等奖,当时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原来剪纸也可以带来荣誉,更值得开心的是,当时这幅作品送去了广西梧州参展,被一位有心人看中买了下来,更带给我剪纸创作的动力,之后我的剪纸作品也获了不少奖。”
姚秀芳:“然后再摊开一点,中间剪一个圆圈,对折剪一个半圆,刚才我教大家剪一朵梅花,大家拿出来看看,看看剪得怎么样,举起来让老师看看大家都剪得很好,剪得很漂亮,你的这朵这些齿再剪得疏一点,剪得疏一点更好。”
姚秀芳:“虽然当年我没有跟我奶奶学剪纸,但我奶奶影响了我对剪纸的认知,她可以说是我剪纸的启蒙老师,正是有了这种童年的美好回忆,我觉得我做这个剪纸非常有意义,也是因为无形之中就背上了一种使命感,就觉得我要把这种美好的东西传承下去,让更多的小朋友拥有更美好的回忆。”
2019年, 新兴剪纸和新兴木雕技艺先后被列入新兴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