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县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
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简介
新兴县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起源于1965年,主要加工销售豆制品,现厂规模占地1000平方米,年产量35吨(70000斤),销售途径:线下批发、线上淘宝、拼多多,年收入70-80万元,加工成品有:黄豆豉、黑豆豉、豆豉膏、豆豉酱、豆豉姜、酱油等。豆豉制作工艺:黄豆要发酵两次,再通过最重要的制曲过程,才能发生质变,成为老饕追捧的豆豉。黑乎乎的竹匾是完成孢子接种的法宝,让每一粒黄豆都接触到附着在竹匾上的菌种。再把它们放入温暖湿润的发酵房,毛茸茸的菌丝慢慢生长,将豆子完全覆盖。豆豉成曲,长达一到两周的过程中,会形成氨基酸、糖等物质。洗好发酵的豆豉晒干,就将被封入缸里,开始二次发酵。五十天后,豆豉酿成!黎海泉为继承与发扬“大江豆豉”本土品牌,毅然回乡,以传统独特手艺与现代化经营理念相结合,成立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不断创新,实现线上、线下销售,使“大江豆豉”打响了品牌,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并被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云浮电视台拍摄、并宣传播放。该豆豉加工手艺为县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江豆豉厂大江豆豉厂获得广东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证大江豆豉厂老板黎海泉获“乡村创业好青年*技能先锋”称号大江豆豉--老广的味道大江豆豉厂与华南农业大学保持技术合作大江豆豉厂产品展示1大江豆豉厂产品展示22021年5月21日副市长、县委书记王巍到大江镇参观豆豉加工厂12021年5月21日副市长、县委书记王巍到大江镇参观豆豉加工厂22021年5月21日副市长、县委书记王巍到大江镇参观豆豉加工厂32021年5月21日副市长、县委书记王巍到大江镇参观豆豉加工厂4黎海泉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江豆豉制作》的代表性传承人大江豆豉制作申报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蕴藏在时间里的老味道--黄山雄和她的豆豉厂
广东人喜欢用豆豉作调料烹调菜式,添加豆豉后烹饪的食物风味绝佳,堪称一流。在新兴大江有一间远近闻名的豆豉厂隐匿于山水之间,黄山雄是这间豆豉厂的传承人,多年来始终坚持传统手工制作,以女性的智慧和韧劲坚守着传统豆豉的老味道。黄山雄生于大江,自小在父亲工作的豆豉厂长大。当时的豆豉厂还是镇办企业,集体解散后因不舍豆豉厂倒闭,黄山雄父亲继续留下来加工豆豉。就这样在豆豉的浓香中,黄山雄耳濡目染度过童年,对她而言豉香是儿时父亲的气息,是家的味道。多年以后黄山雄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豆豉厂,体会到豆豉价格虽廉,制作却考工夫:每天清晨她就要起床浸泡新鲜的黄豆,为制作豆豉提前做好准备,将黄豆发酵两次,再通过最重要的制曲过程,才能发生质变,成为老饕追捧的豆豉。在制作过程中,竹匾是不可或缺的工具,要让每一粒黄豆都接触到附着在竹匾上的菌种,再把它们一同放入温暖湿润的发酵房,毛茸茸的菌丝慢慢生长,将豆子完全覆盖。豆豉成曲,长达一到两周的过程中,会形成氨基酸、糖等物质,然后冲洗豆豉,天然晒干后随即被封存入缸,开始二次发酵,五十天后豆豉酿成,这时候的豆豉风味能品出蕴藏在时间里的老味道。大江的山清水秀、零污染的自然环境保证原料的高品质,手工做出的豆豉软糯爽滑、入口即融、豆香浓郁,但工序的耗时耗力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市面上有些厂家为加快制作速度,获取最大收益,故意在制作豆豉时添加化学剂,但黄山雄仍然牢记着父亲的殷殷教导:用化学剂对人体有害,我们要对得起良心,要做纯天然的豆豉。长久以来她一直遵循古老的传统制作方法,同时注重产品创新,通过改进工艺,研究出如何在不改变味道的前提下减少盐分,研制出蒜蓉豆豉酱、辣椒豆豉酱、豆豉姜等新产品。如今,大江豆豉被认定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登上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节目,被云浮广播电视台、各网络平台采访报道。在豆豉厂发展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产品虽好,但因场地限制产量有限,盈利不多,黄山雄内心一直希望做大做强豆豉产业,传承发扬父亲的制豉手艺,摆在她面前的是资金问题,为此她曾走过一段艰辛之路。2018年豆豉厂残旧需要维修和扩建规模,加起来大概需要30万多元动工费用,对于她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起初,她向亲戚朋友们借钱,但是很多人看到豆豉厂经济效益一般,都不愿意借,反劝黄山雄放弃豆豉行业,但她无法忘记父亲一辈子为豆豉劳劳碌碌的身影,始终坚定把工艺继承下去的想法和信念,最终向银行贷款、向朋友借钱凑够启动资金。三年来,在大江镇委镇政府的扶持下,黄山雄用心经营,大江豆豉厂走出了产品+“非遗”的新路子,重塑传统大江豆豉品牌,通过线上线下平台实现“小豆豉”链接“大市场”扩大销售渠道,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还带动了当地妇女积极加入豆豉厂工作,解决了本村妇女的就业问题。致富不忘本,饮水更思源,黄山雄常怀感恩之心,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在2020年大江镇内各学校即将复学复课之际,大江镇豆豉厂慷慨解囊,捐赠口罩1000个,对学校安全防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学生们复学复课助力护航。在平凡时光造就不凡豆豉,小小一颗豆豉色香味美,还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默默诉说着燕翅鲍肚固然难得,但日常小菜、杂咸料酱才是生活本真的道理。大江豆豉厂如今已有六十个年头,黄山雄在年复一年的时光里传承父辈手艺,在那一缕缕的豉香中守护着她的豆豉厂,守着她与父亲的回忆。
大江镇:筑好人才之“巢” 蓄能乡村振兴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近年来,大江镇党委紧紧围绕解决乡村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等问题,依托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全力做好多元化引才、全方位育才、多渠道留才文章,致力打造人才集聚“强磁场”,一幅人才集聚与产业振兴同频共振的美丽画卷正在大江徐徐展开。党建引领促发展  建强驿站谱新篇为统筹做好大江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人才政务服务机制,出台人才驿站实施方案、培训制度、进站条件等文件。结合“书记项目”、“头雁”工程等党建中心工作,以党建带站建不断提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品牌形象。依托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优化建设,高标准打造出总面积约200平方米的大江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设有专家室、办公室、洽谈室、培训室、大江镇特色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可为驻站人才提供培训、洽谈、休憩、展览展示等服务。通过深化“党建+人才”服务模式,辐射放大“培养一批能人、搞活一批产业、带动一方百姓”的人才效应,积蓄乡村振兴强劲动能。建库育才全链条  人才储备有质量为解决乡村人才短缺的瓶颈问题,大江镇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人才驿站阵地作用,采取建库管理、集中轮训、双向培养等措施,致力打造聚智引才新高地。注重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训工作,建立人才驿站人才信息库。组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等29名人员加入人才驿站。利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网格队伍进网入格,把全镇45周岁以下的优秀村干部、复员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返乡创业人员等作为“纳才”对象,建立了涵盖84名不同类型乡土人才的信息库,动态掌握人才培养情况,择优培育村级后备干部32名。主动联络和对接高层次人才或团队,先后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等专业团队建立合作关系,引进讲师6名,定期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服务,累计开展相关产业培训20多场次,培育林下经济产业专业本土人才100余人次,推动人才驿站培训工作常态化,确保驿站管理有专人,驿站教学有师资,活动开展有保障。用好专家智囊团  科技下乡强产业“前段时间,通过大豆改良中心的教授示范带动和指导,我们的大豆种植质量和效益有了大幅度提升,从原来每亩的300多斤到现在的产量已经上升到平均每亩450多斤。”大江豆喜人的收成让豆农喜笑颜开。作为大江“人才链”与“产业链”耦合碰撞的产物,大江镇乡村振兴人才驿站以“产才直连”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大豆重点产业和发展堵点精准开展人才引进与产业项目对接活动。通过与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签订合作协议,精准匹配对应的专家团队开展“科技下乡”,助力春耕备耕,对症下药制定大豆种植方案,赠送优质种子并给予技术指导,推动建成了广东省大豆产业技术示范基地,有效打通本地大豆品种退化、农民种植积极性不高、产业链条发展缓慢等“堵点”,辐射带动本地500多户农户种植大豆2000多亩,年产量达120吨,为本镇的豆豉厂、腐竹厂提供优质原材料,切实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能人回归解乡愁  乡土工匠助振兴为进一步完善本土人才培养机制,提高乡土人才素质,人才驿站结合大江本土特色,通过加人力、投资金、送技术,积极开展以大豆、青梅、油茶等农业种植为主题的乡土人才技术培训和政策宣讲,定期组织乡贤人才开展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积极引导乡贤人才主动参与乡村事务和家乡建设。建立了梁英祥教育基金会,广泛开展助学奖教奖学活动,2022年共奖励优秀教师37人次,优秀学生100人次,扶助困难学生246人次,以此激励更多大江籍青年学子立志成才。培养了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在乡村振兴中竞相出彩,成立了大江镇合河供销社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大江镇祥合食品厂,推动大江镇祥和庆花生油加工厂、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升级改造。“大江豆豉”“大江腐竹”“大江油茶”等特色品牌逐渐成为大江绿色发展的新名片,其中,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于2022年被评为“云浮市巾帼创业示范基地”。(大江镇党委供稿)
舌尖上的非遗-大江豆豉
豆豉是以黄豆或黑豆为原料,利用微生物发酵而制成的一种传统调味食品,以豉香诱人、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从宫廷御宴,到百姓餐桌,豆豉作为一种大众化的美食佐料,可谓老少咸宜,久食不厌。而且传到海外,台湾人称之为“荫豉”,日本人称之为“纳豉”,东南亚各国也普遍食用豆豉。然而,豆豉于何时?究竟为何人发明?古往今来,并无详细记载。古代称豆豉为“幽菽”,也叫“嗜”。豆豉不仅是佐餐佳品,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富含蛋白质和人体所需氨基酸,香气浓郁,滋味鲜美。新兴县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加工厂新兴大江豆豉,始创于1965年,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2019年,被列入新兴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新兴县大江镇大江豆豉风味香醇,远近闻名!全过程手工做出来的——选料大江豆豉选的是本地新鲜黄豆糖分比黑豆大不易晒干但做出来的豆豉豆香更为浓郁冲洗黄豆冲洗干净浸泡一晚天亮开始蒸豆把豆蒸熟蒸透发酵……发酵让每一粒黄豆都接触到附着在竹匾上的菌种在温暖湿润的发酵房让毛茸茸的菌丝随着时间慢慢生长直至将豆子完全覆盖氨基酸、糖等物质悄然形成封缸二次发酵几十口缸经历着大自然的洗礼和半年的历练让时间来见证豆豉酿成并共生浓香的酱油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生产资质
如何挑选大江豆豉
要想吃到正宗的合河大江豆豉/豆豉姜,大家务必认准商标、厂址、电话号码!特别申明:正宗合河大江豆豉/豆豉姜的生产商——大江镇豉香源豆制品厂,只此一家!没有分厂!大江豆豉制作已被例入——新兴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