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温氏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氏股份”),创立于1983年,现已发展成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配套相关业务的跨地区现代农牧企业集团。2015年11月2日,温氏股份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498)。截至2022年12月31日,温氏股份已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拥有控股公司403家、合作农户(家庭农场)约4.37万户、员工约4.93万名。2022年温氏股份上市肉猪1790.86万头、肉鸡10.81亿只,实现营业收入837.25亿元。温氏股份现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创新型企业,组建有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重要科研平台,组建和培养一支以20多名行业专家、60多名博士为研发带头人、超过300名硕士为研发骨干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温氏股份掌握畜禽育种、饲料营养、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多项国内外先进的育种技术。截至2022年底,温氏股份及下属控股公司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项8项,省部科技奖项78项,畜禽新品种10个(其中猪2个、鸡7个、鸭1个),新兽药证书49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15项;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05项(其中美国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365项。温氏股份始终坚持以“精诚合作,齐创美满生活”为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与股东、员工及各方合作伙伴一道精诚合作,为推进中国农业产业化做出应有的贡献。产业链温氏食品加工业务包含畜禽屠宰深加工和乳品加工,沿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引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每一道工艺流程经过层层把关,传统的美味与现代化的生产相结合,严格按照食品标准进行加工,实行“规范生产、冷链运输、冷链销售”的现代化生产物流配送模式。温氏熟离产品秉承'温氏食品,自然好品质”的品质理念,原料优选自供港冰鲜离肉备案养殖场的鲜活黄鸡,由供港出口备案厂屠宰,由通过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出口食品生产备案证明的加工厂现宰现烹、低温慢煮,确保从农场到餐桌,自然、美味、安心。生鲜食品连锁经营业务是温氏发展食品业务配套的连锁经 营渠道,主要在国内一二线城市进行布局,定位在社区生鲜 连锁、鲜肉批发业务,以“温氏鲜品”为连锁渠道品牌,是温氏食品品牌服务和产品的主要输出渠道。金融投资业务包括产业投资与并购业务以及财务投资业务,由专门从事资本运营管理机构——投资管理事业部负责投资管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优势,形成平台力量,促进资源整合,助力温氏构建产业链生态圈。温氏农牧设备业务整合全球畜牧设备资源,探索适合国内本土化的工厂化猪场建设方案,为客户提供养殖场规划设计、土建工程、设备制造与采购、物联网环境控制、环保处理、养殖服务等,打造高质的EPC工程。开发出养殖栏架、禽类养殖设备、养殖场易耗品、自动清粪系统、自动喂料系统、自动环境控制系统、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等系列产品。温氏生物制药业务包括兽用生物制品、兽用药物制剂和饲料添加剂三大业务,拥有四个具备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生产基地,41条通过农业部验收的 GMP生产线,以及年产120万枚SPF种蛋的实验动物中心。温氏畜离繁育业务包含鸡、猪、鸭、鹅、鸽等品种,建立了完善的育种技术体系和丰富的品种素材库,旗下单位入选国家肉鸡核心育种场、国家肉鸡良种扩繁推广基地、国家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国家研发计划项目示范种离场、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自主选育的新兴矮脚黄鸡、新兴黄鸡2号、新兴竹丝鸡3号、新兴麻鸡4号、天露黑鸡、天露黄鸡、温氏青脚麻鸡2号共七个家离品种配套系获得国家畜离品种审定认证;华农温氏I号猪配套系、温氏WS501猪配套系两个瘦肉型猪配套系获得国家畜禽品种审定认证;温氏白羽番鸭1号配套系获得国家畜窝品种审定认证,成为国内首个通过国家审定的番鸭品种。温氏畜离养殖业务以养猪、养鸡为主,养鸭、养牛、养鸽等为辅“公司+家庭农,主要采用场”模式,实行产业链全程管理的一条龙生产经营模式。温氏养猪业在国内占有相对较大市场份额,以华农温氏1号猪配套系和温氏WS501猪配套系等为主要经营品种,辅以天露黑猪为特色经营品种。温氏养鸡业主要经营温氏黄鸡、温氏麻鸡、天露矮脚黄 鸡、天露黄鸡、天露麻鸡、天露瑶鸡、天露乌骨鸡等家禽品种,分布在华南、华东、华北、 西南、华中地区,拥有81家一体化养离公司。温氏精神精诚合作,各尽所能。用科学,办实事,争进步,求效益。文明礼貌,胸怀广阔,磊落光明。同呼吸,共命运,齐创美满生活。企业愿景千亿企业,百年温氏,打造世界一流的农牧食品集团。核心价值观于企业有担当,于社会有作为。
温氏集团股权结构情况
公司最大个人股东为温鹏程,持股比例为3. 97%,温氏股份股权结构较为分散,单一股东持股比例均不超过5%,前十大股东共持股25. 40%.温氏股份的实际控制人为温氏家族,11名家族成员2015年上市时合计持有公司总股本16. 74%,经过部分减持之后,当前温氏家族共持股15. 86%,股权结构特点是分散且相对稳定。公司管理团队经验丰富,核心成员平均从业超20年,中层成员平均从业经验也超过10年,对行业发展具有深刻了解。公司通过完善人才晋升渠道和竞聘上岗制度,逐步提升管理团队的专业化水平。来源:网络
温氏集团整体上市
“大华农跟温氏是一家人,2008年登陆资本市场时,限于政策没能实现整体上市。”4月28日在深交所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温氏集团副董事长温志芬说。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温氏集团在资本市场上姗姗来迟。“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温氏集团就谋求进入资本市场。其最大阻碍是股东人数超出相关规定。”近日,温氏集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氏上市愿望实现的主要障碍源于其发展史。1986年,集团创始人温北英在内部推行了职工全员持股制,号称“温氏食品、人人有份”,此举对于员工归属感和集团发展推动极大,于是造成了超过7000名自然人持股超过80%的局面,而根据2006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公司法》修订版第七十九条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两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温氏集团的上市计划就此高搁。转机出现在2012年9月底,中国证监会通过了《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督管理办法》,该办法为股东超“200人”上限的公司在新三板挂牌进行股份转让交易打开了一扇门。2013年温氏集团为了规范工会代持行为,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以公证方式对该部分代持股权进行了股权确权工作;于2014年6月向广东省股权托管中心申请进行公司股份的托管,2014年9月,温氏集团通过证监会审核,成为非上市公众公司。扫清了集团上市的重大结构性障碍。一旦上市,温氏集团将成为涵盖畜禽养殖、兽药生产、乳制品生产、农牧设备制造、海洋养殖等多个业务板块的全国性大型现代农牧企业,围绕养殖业务为核心打造更完整的产业链。不少行业人在议论整体上市后的温氏集团会不会借资本市场发展别的行业?对此,温氏集团相关负责人解释,将坚守主业、推动食品加工业。温氏集团将主力发展肉猪养殖,稳定发展肉鸡养殖,进一步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在做强做大现有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推动下游食品加工业的发展;结合资本市场力量,持续提高企业综合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和竞争优势,“目标是逐步将温氏集团打造为世界一流、全产业链的大型农牧企业。”来源:温氏集团微信公众号
温氏集团的业务规划
“(温氏)生猪市占率1.66%这个比例还是非常低的,通过发展,我们要做到全国生猪市场占有率10%左右。”在深交所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温志芬重申了温氏集团加快发展养猪业的决心。温氏自1997年开始组建养猪公司,1999年开始实施集团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并制定了“稳步发展养鸡业,加快发展养猪业,积极探索养牛及其他相关行业发展”的战略。养猪业务复制养鸡板块成熟的“公司+农户”模式,到2005年接近100万头上市肉猪,温氏仅用了8年时间;到2013年突破1000万头的上市肉猪,也仅用了8年时间;2014年又在2013年基础上增加了218万头。不妨来做一个推算。2014年全国猪肉产量5671万吨,供需基本平衡,未来十年,猪肉产量增长将进入“1”时代。据此推算,2020年猪肉产量约6000万吨,2025年约6250万吨。按一头猪出栏重量110公斤,畜肉率74%计算,2020年、2025年中国生猪出栏数有望达到7.37亿头、7.68亿头。如果温氏养猪业务保持30%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16年,温氏将出栏生猪1700万头, 2022年就可以达到7260万头,基本实现10%的市场占有率目标。当然,这只是理论计算。在2013年12月28日举办的温氏集团上市肉猪破千万头的新闻发布会上,温志芬提出2020年上市肉猪的目标是突破3000万。此外,温氏已经开始向养鸭、养鸽以及深海养殖等产业延伸。来源:温氏集团微信公众号
温氏集团的发展历程
★1983年5月,原新兴县食品公司干部温北英停薪留职,联合温北英、温鹏程、温木桓、温金长、温湛、梁洪初、严百草、温泽星等七户八人自愿入股,每股1000元,共集资8000元,牵头创办了簕竹畜牧联营公司。★1986年7月,温氏先董事长温北英先生制订了办场宗旨“造福员工、造福社会、科技兴场”。★1986年,簕竹鸡场租用榄根乡砖瓦窖,同时扶持榄根乡办的集体鸡场,此鸡场由何风林承包,他便成为“温氏”的第一个合作养户。★1987年下半年开始,簕竹鸡场由内部自繁自育自销的养鸡体系,逐步向养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转移。这年底,簕竹鸡场已有合作养鸡专业户36户。★1989年6月后,肉鸡市场深度疲软,养户的鸡卖不出好价钱。为了养户的利益,簕竹鸡场采取对养鸡农户保价回收肉鸡的措施,开创了运用综合效益促进产品流通的先河,首创了“公司+农户”的模式。★1990年,簕竹鸡场开始发行职工内部股票,共发行1万张,每张面额100元。★1992年8月,簕竹鸡场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签订长期技术合作协议。★1993年1月,温北英总结簕竹鸡场办场以来的员工创业精神,制订了温氏人赖以合作的指导思想、工作准则和温氏员工准则(该准则实是温氏精神)。★1994年元月1日,温氏集团与新兴县食品公司签订联合创办新兴食品联营养鸡公司。★1995年5月,温氏集团总经理温鹏程光荣当选为新兴县有史以来第一位全国劳动模范。★1997年底至1998年初的香港禽流感事件,使温氏集团亏损6000万元,但温氏集团各种鸡场连续三年获得广东省颁发的“无禽流感证”。★1998年3月15日下午,香港禽流感风波之后,肇庆动植物检疫局注册登记出口肉鸡的唯一一家鸡场----簕竹鸡场的首批154笼2000只新兴优质黄鸡运抵香港。继3月15日后,温氏集团属下又有4家鸡场肉鸡出口。★1999年元月28日,温氏集团被广东省政府命名为“农业龙头企业”,享受省政府有关政策支持,并获省“农业龙头企业奖励基金”。这是广东省首批20家农业龙头企业。★2000年8月,温氏互联网站正式开通,温氏集团进入E时代。★2001年6月23日,360头澳洲良种奶牛乘飞机抵广州,然后运往温氏鼎湖奶牛场检疫。这次引进的澳洲奶牛有176头是世界著名优质奶牛品种——娟姗牛。这批奶牛的引进,使温氏的奶牛存栏量达到1000多头。★2002年2月9日,温氏集团上市肉鸡突破100万只,实际上市肉鸡125万只。★2003年1月16日,在广东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三次大会上,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温鹏程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4年5月6日上午,集团养猪业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研讨会于总部五楼会议室召开,基本敲定养猪业未来五年的发展框架。根据集团公司2005-2009年的发展规划,5年内温氏养猪规模将扩大到400万头以上,其中上市商品肉猪300万头以上,另100万头以种猪对外销售形式覆盖。★2006年1月9日上午,由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温氏食品集团等单位参加完成的“H5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的研制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7年11月,温氏集团总销售值超过100亿元人民币。★2008年,“温氏集团”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8年5月17日,粤首例体细胞克隆猪诞生“温氏”。★2009年3月10日,佳润公司在香港第一家猪肉专卖店——香港土瓜湾店,隆重开业。★2009年9月9日晚, 主题为“缘定温氏,美满一生”的员工集体婚礼在集团总部体育馆隆重举行。★2009年11月24日晚,温氏集团与中国农业银行云浮市分行在云浮市政府迎宾馆宴会厅举行19亿银企全面合作签约仪式,并举行16亿元短期融资券成功注册、首期9亿成功发行庆祝宴会。★2010年4月,国家农业部组织开展的第四次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监测结果揭晓,温氏集团顺利通过监测。★2010年7月7日召开的广东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2008-2009年度广东省百强民营企业榜单揭晓,温氏集团作为新百强民企中营业收入在百亿元以上的五家企业之一,位居榜单第四名。★2010年7月,温氏集团荣膺广东民营企业百强以来,再获评为2010年度广东省企业500强,位居第29名。★2010年10月5日召开的总裁办公会议明确了“倍增计划”的目标,即通过五年左右时间的努力,将公司合作养鸡户的平均饲养规模从当前的7500只/批,提升到15000只/批的水平,养鸡户的平均养殖效益以当前的户均3万多元为基础再提高一倍或以上。★2010年11月11日上午,温氏集团院士专家农业企业工作站揭牌暨签约仪式在温氏集团研究院隆重举行。★2011年1月7日晚举行的“2010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集团总裁温志芬荣登“风云榜”。★2011年2月28日,云浮市物联网研究院成立暨衔牌揭幕仪式在集团信息中心举行。★2011年3月8日,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大华农,300186) 在深圳创业板挂牌交易。大华农的正式上市,成为云浮市第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2019年11月27日,温氏股份宣布全资子公司温氏产投拟通过股权购买与增资的方式,以8.1亿元现金获得河南省新大牧业股份有限公司61.86%股份。来源:网络
上一页 主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