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其礼,又名松发,字瑾,新兴县天堂镇大朗村人,中共党员。1904年11月3日,苏其礼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有兄弟4人,他排行第三,因家贫仅读过4年私塾而不得不辍学。他参加革命工作后,曾任中央农民运动特派员,广西地委委员,广西特委常委。
苏其礼16岁那年,与邻村一女子结婚。婚后,因家境所迫,于1923年随其二哥苏其珍(黄埔军校第二期学生)到广州寻找生活出路。那时,革命策源地广州,到处都充满了革命的气氛。中国共产党积极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推动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广东的革命形势迅速向前发展,外抗强权,内除国贼的学生运动声势浩大,农民运动也逐步兴起。蓬勃的革命形势,启迪了苏其礼。
1925年1月,第三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招生,苏其礼串连在培正中学当工人的乡亲梁显云一起去报名。他的舅父强烈反对,说:“你若参加讲习所学习,就休想在我这里食饭;如果学你二哥去黄埔军校学习,你要什么就有什么。”他对舅父的反对置之不理,毅然和梁显云参加讲习所学习。第三期讲习班的主任是阮啸仙。通过学习,他对革命的认识提高了。讲习班的教官邓广华、学员王岳峰都会武功,苏其礼一有空就向他们请教,很快就把基本功学到手,为他以后获得较高武功打下了基础。当年4月,讲习班结束,国民党中央农民部(部长林伯渠)在120名学员中挑选了12名为农运特派员,苏其礼是其中之一。那时,广东正处于国民革命军第一次东征潮、梅,击败军阀陈炯明部的有利形势。东征军所到的地方,农民运动随之兴起。苏其礼被派往东江地区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同年10月,国民政府决定发起第二次东征。蒋介石任东征军总指挥,周恩来任东征军总政治部主任。国民革命军东征军在省港罢工工人和东江农民的支援下,迅速消灭了陈炯明主力。是年12月,南征军消灭了军阀邓本殷部,平定了南路。广东的农民运动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926年1月,苏其礼被广东区委派往南路的合浦、北海等地领导农民运动,他协助这些地方普遍建立了农会组织,同时帮助建立了中共北海市地方组织。
同年8月,苏其礼从南路返广州参加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召开的扩大会议。会议研究如何进一步开展农民运动问题。会议揭露了各地豪绅地主勾结不法军队,在农村破坏农民运动的罪行,抨击了国民政府对农民运动支持不力的问题。中共广东区委为此发表了宣言,号召全省农民与反革命分子作斗争。会议结束后,中共党组织准备派苏其礼到苏联学习,后因工作需要而改变计划。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15日,广东的反动当局出动大批军警,在广州及全省各地查封各种革命群众组织,逮捕、杀害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知识分子。在革命形势逆转的紧急关头,中共广东区委即派苏其礼到广西领导农民运动。他受中共梧州地委领导,在平南一带开展地下工作。他先到上渡十字路找到郑瑞楷,由郑瑞楷带入惠政区。他见当地人富有,不便开展工作,便转到鹏化思洪。这里属平南、桂平两县北部的鹏化、紫荆一带山区,当地的农民运动正蓬勃开展。苏其礼扮成补缸佬,肩搭麻袋来到鹏化区都榜村张家言家,帮张家补好了废弃多年的酒甑。经多次交往,他们建立了友情,张家言把他留下来。苏其礼从教张家言武功到推心置腹谈革命,至饮血誓盟,结为金兰。后在张家言介绍下,结识了乡民余济卿。余是思乐乡怀发村人,家贫,为人忠厚善良,会武术,善使双刀,单家独户住在大山脚下,是秘密开展革命工作的好地方。在苏其礼的教育下,后来余济卿也参加了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