毓杰对革命无限忠诚,对同志也热诚帮助,处处表现出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侨汇中断,他家里也很艰苦,但他考虑到当时党组织活动经费有困难,于是毅然将家里仅有的几两黄金首饰全部献出来,交给党组织支用。他对家人说:“困难当头,不要考虑个人,要以实际行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革命着想。”他还将家里的粗夏布、洋纱布送给有困难的同志穿用。同村共产党员关境潮因重病从外地回来,家境困难,无钱医治。毓杰送粮送钱,帮助他解决困难。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成立后,在党领导下,依靠人民群众,在高明、鹤山、开平、恩平、台山、新会、新兴等地的边境建立根据地,并与国民党顽军一五八师战斗多次,使对我军进行围攻堵截的顽军遭到惨败。但是顽军和各县地方反动武装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又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我军及时跳出敌人包围圈,向西转移。途经新兴,因数日连夜速行军,人员十分疲劳,于1945年2月22日在蕉山村暂且体息,不料被顽军四七三团咬尾跟踪,占领高地,将我军包围。我军仓促应战,损失较大。毓杰同一部分战友在激烈的突围战斗中被俘,关入国民党的新兴县监狱。他在监狱中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监仓的环境十分恶劣,空气异常混浊,臭气熏天,使人感到窒息,加上地面潮湿,蚊虫虱子滋生,许多同志都病倒了。到了大热天,仓小人挤,又不放仓,有的人在仓中活活闷死。后几经交涉,每天才放仓一小时。一放仓,同志们就拚命冲向水缸饮脏冷水解渴,因而患肚疴的人不少。毓杰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患上痢疾,无医无药,身体一天比天虚弱。在病危弥留之际,他写了一封家书给亲人。信中这样写道:“……要革命就有牺牲,为革命而死,是死得其所。我若有不幸,不必过度悲伤。望大人保重,抚养小孩健康成长……”。这些语重心长的话语,表现出一个革命者的坦荡胸怀。毓杰在被囚禁期间,党组织曾多次设法营救,后因国民党顽固派诸多阻挠,营救无效,结果不幸在狱中病逝。
关毓杰的革命精神,永远激励着人们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