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吉(1918-1991),又名黄中,广西北海人,汉族,1936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广东、广西开展革命工作,先后任中共广雅中学支部书记、中共南(海)顺(德)县工委委员、中共新兴县特别支部书记、中共新兴县工委副书记、中共德庆县工委书记、中共广宁县委委员、中共三水县委委员兼前委书记、中共罗定县委书记、北海圣三一中教员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曾任北海海关军事代表、北海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等职务。
成立中共新兴县特别支部
1938年10月12日,日军登陆大亚湾,直逼广州。广东省委为了应对广州沧陷后的局势,决定成立中共东南特委、西南特委,并把广州的大部分党员派到各地加强和充实各当地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广州沦陷后,西南特委认为,日军如果溯西江而上侵占肇庆。或者南面侵占开平等县,新兴县就成为抗日战场的第二线,同时新兴县是粤中地区到战时省会韶关的交通纽带。因此。新兴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亟需加强党在新兴的领导力量。
10月底,西南特委将南(海)顺(德)县委委员黄万吉调到新兴,负责重新筹建新兴县党组织。
同月执行省委“保存干部.撤离广州,分散各地,开展党的工作和青年工作”指示的广雅四邑支队、战T队132队、开平支队3支抗先队40多人来到新兴开展革命活动。南海县大榄支部的朱瑞瑶、邓金以及在肇庆I作的党员周作煦、廖健调来新兴。此外在广州读书的新兴青年也撤退回乡,其中有共产党员顾煜亭等人。11月,成立县-级党组织的条件已经具备。经中共西南特委批准,中共新兴县特别支部(简称县特支)在县城城郊知行小学(现新城镇州背居委知行小学旧址)成立,书记黄万吉,委员朱瑞瑶、岑振维、李福海、林惠谋。从此,新兴县恢复了中断10年之久的党组织。县特支成为新兴县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核心。县特支领导抗先队在城乡各地开展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
他们以演出话剧,出版壁报,写标语横额,集会演讲,开办民众夜校,教唱抗日救亡歌曲,深入群众进行家访等形式,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宣传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方针,激发群众的抗战热情,消除悲观情绪,树立起抗战必胜的信心。同时,建立起以梁秀峰为队长的三民抗先队、以何之尧为队长的沙湾抗先队、以王浩楷为队长的镇龙抗先队。抗先队协助从广州撤退回乡的党员顾煜亭及其他青年学生,深人到学校和广“大青年中去宣传发动成立抗日团体。
县特支在领导抗先队活动中,注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938 年底,一批抗先队员和新兴青年经过抗日救亡运动的锻炼和考验,先后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全县党员总人数达42人。为了提高新党员的政治素质,增强党的战斗力,县特支在天堂、船岗地区举办了短期党员培训班,内容主要是学习党的基本知识,以坚定党员的共产主义信念,增强党性。
扩大抗日活动影响力
1939年3月,西江特委为了加强新兴县党组织的领导力量,决定新兴县特别支部升格为“中共新兴县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县工委),书记龙世雄,副书记兼宣传部长黄万吉,组织部长朱瑞瑶,统战部长兼青年部长黄德赐,妇女部长余珍玲,委员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