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卓越的政治处主任
1943年初,中山抗日游击大队政训室副主任李进阶来到二区部队传达了中心县委的意见:二区部队编入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党的关系也由本部县委主管移交给大队党委领导,并明确对外仍用三个中队(杨子江中队、黄石生中队、周增源中队)的名义活动,内部则继续作为一个中队领导,黄石生任中队长,杨子江任指导员。1944年1月1日,中山人民抗日义勇大队(简称义勇大队)发表成立《宣言》,杨子江任政训室主任,主要负责义勇大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义勇大队是在中山抗日游击大队基础上改编的,下辖12个中队,350多人,是中山县地方武装的抗日游击队伍,自成立以来,他们团结广大爱国志士,坚决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配合抗日友军,奋勇杀敌,锄奸除霸,英勇地拔除一个又一个的敌、伪据点,粉碎了敌、伪多次围攻,深受人民群众拥护和爱戴。
1945年1月15 日,广东人民抗8游击队珠江纵队在中山五桂山区正式公开成立,下辖第一。第二支队和独立第三大队。第-支队是 在原义勇大队的基础上改编。活动在中山,杨子江任政治处主任。珠江纵队第一支队高举抗日旗帜,驰骋敌后,浴血奋战,经历大、小战斗140多次.歼敌236人,伤敌211人,俘虏534人,缴获轻重机枪24挺、长短枪700多枝、掷弹筒4具、弹90余枚、电台一部、火炮2门和大批军用物资,取得多次战斗的胜利。
作为部队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杨子江为提高战士们的政治素质和军事作战能力,开展了一系列严格的政治教育和军事训练。在政治教育方面,杨子江亲自为战士们上课,进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作风教育和诉民族仇、阶级苦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理想、进步人生观教育。在军事训练上,杨子江亲任教官,身先士卒,与战士们一起摸、爬、滚、打。1943 年底,二区部队在水溪举办了为期一个月的二区军政干部整风学习班,参加的学员20人,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杨子江任支部书记。学习班成立临时党支部的做法受到了上级党委的重视,中共广东省临委和东江军政委员会曾派黄康到二区水溪具体指导学习班的工作,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杨子江爱兵如子,与战土们打成一片,亲密无间。据原黄石生中队杜广小队的战士林忠回忆,当年部队生活很艰苦,但部队首长很关心战士,中队长黄石生、杨子江等常来看望战士,令战士们十分感动,干部战士同甘共苦,无分彼此,更坚定了誓死保卫国家民族、赶走侵略者的信心和决心。正是由于杨子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到位和率先垂范,他所领导的部队中的广大指战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赢得了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美誉。
开辟新兴解放游击区
1948年1月初,中共香港分局调杨子江返粤中任新恩特派员。杨子江于2月初经高鹤抵达新恩游击区。在中区副特派员郑锦波主持下,于岗坪(恩平县属)召开会议。新恩地区的武装骨干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杨子江传达了香港分局关于“放手大搞武装斗争”的指示,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积极开展武装斗争,造成-一个“大胆放手发展的大好形势”来迎接香港分局扩大会议的召开和区党委、地委等领导的到来。会议根据分局的指示精神,作出了贯彻“大搞”方针的部署。会后,杨子江与陈全率领新恩人民保乡自卫大队的基干部队开赴新兴,与新兴人民游击独立大队汇合。其时,全部武装40余人,配有轻机12挺,长短枪各20余支。武装力量的加强,使新兴的武装斗争得以迅速发展,游击根据地得以扩大。
主力武装队伍在杨子江、陈全、刘良荣的率领下,以梧洞为基地,开拓了宠洞、鹅石等地区,与恩平望底游击区联成一片。接着,他们把队伍开进合河地区。合江自卫队队长梁崇禧闻风逃跑,自 卫队解体。人民武装没收了梁崇禧不义之财,把粮食分给贫苦的农民,迅速打开了该地区的局面。合河地区开辟后,部队马不停蹄,向西北挺进云浮县的河涟乡,在深山田镇压了坚持反动立场的保长。这样,南起梧洞、合河,西至河头地区的深山田、大伙一带山区已联成一片,成为可控制的游击区。接着部队主力又随东水武工组开进东水的田坪、曹田、山塘等村庄,为开辟共成游击区打下了基础。
此时,新兴县的人民武装已全部控制了里洞的南部山区、合河地区、河头的深山田、大伙等山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连同新恩开边境及水台地区,面积达150平方公里,人口2万多人。据此情况,为了加强党对新兴地区武装斗争的领导,发展大好形势,广南分委决定于4月下旬恢复中共新兴县委员会,书记杨子江、委员陈全、刘良荣。县委的主要任务是领导武装斗争。县委领导兼部队领导,随部队行动。
在恢复中共新兴县委员会的同时,广大人民解放军广阳地区第七团也于同一时间成立。她是由活动于新兴地区的新恩人民保乡自卫大队基干队和新兴人民游击独立大队组成。陈全任团长,杨子江任政委。部队1个连,40 余人,有轻机1挺,长短枪各20多支,连长郑祯,指导员崔良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