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15 日,杨子江、陈全率领第七团在恩平小陂与东征部队会师。16日,大部队挺进新兴,狠狠打击国民党反动派,并攻下国民党社墟粮仓、夏庐粮仓,把稻谷分给周边群众。随后,东征支队政治部主任陈军、第三连和干部陈曙、杨华等百余人编入第七团建制,加强了新兴的武装力量。22 日,部队移驻大竹楼,县委书记杨子江开会宣布,增补陈军为县委委员,建立七团党委,杨子江任书记,陈全、陈军为委员。
积极开展反“扫荡”斗争
七团武装力量的加强,使县内的国民党反动当局惶惶不安。他们首先加强城防以求自保,加强军事筑防,在各处建立反动武装小分队,在各交通要道设防守卡,然后按蒋宋的“清剿”要求,对游击区进行反复扫荡。特别是东征部队到达粤中后,国民党反动派对新兴游击区侵扰频率更高,严重影响了游击区部队的发展和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杨子江为书记的新兴县委、七团党委采取了一系列的反扫荡措施,震慑了敌人,扩大了游击区,保护了游击区群众。
增强部队战斗力。根据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反“清剿”的需要,新兴县委和七团党委发出指示,要求隐蔽在学校的党员师生迅速人伍,以增强党对部队的领导。是年,兴育、延平、新兴一中、甘棠等中学的党员师生30余人,先后进人游击区,增强了部队的骨干力量,提高了部队的素质。6月底,七团第三连成立,连长黄明,指导员陈启中,武装人员30余人。这时候,七团已建立起3个连队,武装人员发展到200多人。同时,在进行反“清剿”的战斗间隙中,开展整军整训运动,提高了部队的素质.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在粉碎敌人的“清剿”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肃清地方反动势力。中共新兴县委、七团党委作出了肃清游击区内地方反动势力的决定,铲除国民党反动派的耳日,松垮国民党反动派武装力量基础。先后铲除了合河地区、大南地区四乡、白马等地的反动头目,很好地震慑了其他的地方反动势力,令他们不敢再轻易与我武装队伍碰撞,甚至主动向我部队示好。
主动打击敌人。七团与广南军分委、新高鹤总队等联合,集中优势兵力,在7月至1949年I月间,先后打击了里洞边村和睇牛岗的土顽自卫队、布茅、棠下、奄村的土顽自卫队、梁耀秋的自卫队、逢吉村自卫队,发动了布辰岭战斗、小河口战斗、东山庙战斗、养古岗战斗、船岗战斗等战斗,缴获了一大部武器,进一步扩大了七团掌控的地区,壮大了解放军队伍,振奋了军民解放新兴的信心。
此外,还通过减租减息、密切军民关系、加强情报交通网点的建设,不断增强部队反“清剿”的战斗力,巩固斗争成果。
广南分委为了加强广阳地区武装斗争的领导,于10月决定成立中共新恩开中心县委员会。书记杨子江,副书记吴枫,委员黄飞、李克平,辖新兴、恩平的江北、开平的西北部。1949 年2月,撤销中共新恩开中心县委,建立广阳地委,书记郑锦波,委员杨子江、吴枫、郑鼎诺、李信,统辖新、恩、两阳及开平部分地区。充实广阳支队,郑锦波仍任司令员兼政委,副司令员杨子江,政治部主任吴枫。
任新兴县人民政府县长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部司令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号令。当天,百万雄师渡过长江,23日占领南京,宣告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华南解放在即,成立县级政权的时机已经成熟。根据粤中分委的指示,以杨子江为县长,刘良荣为副县长,张矛为县府秘书的新兴县人民政府于4月底在共成山塘村宣布成立,并召开庆祝大会。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解放区发行军粮代换券,保护群众利益,促进商品流通,发展和繁荣游击区经济。新兴县人民政府的成立增强人民对共产党、人民政府和解放军的信心,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派对新兴人民的反动统治快要结束,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就要到来。
新中国成立后,杨子江历任中共阳江县委首任书记、粤西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湛江地委书记、广州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等职务。1985 年底离休,仍致力于老区革命事业。他喜作诗词,1996 年出版《杨子江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