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兴国民党统治区坚持革命工作
1946年5月,陈国璋、梁文坚夫妇奉命前往香港准备随大部队北撤。但广东部队还未出发,国民党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和政治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上级党组织要求部分同志留下来在地方坚持隐蔽斗争,陈国璋夫妇不顾个人安危,自愿留下来。他们与在香港同样等待北撤的新兴党员刘良荣、崔学文返回新兴坚持地下革命斗争。陈国璋任新兴县委特派员。
陈国璋夫妇初到新兴时,以刘良荣家亲戚名义住在东成西安米店(我党的交通情报站)。9月,陈国璋化名为陈曼,梁文坚化名为梁惠英,一起到布坪小学做教师,秘密开展党的工作。他们通过家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革命思想,抓好人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并在布坪村发展了3名新党员,党员人数增至5人,成立了党支部,梁惠英任支部书记。
陈国璋以布坪小学为立足点,副特派员陈兴中以县立中学为阵地,领导全县党组织坚持开展革命斗争。他们利用国民党内部各种矛盾做好统战工作;利用各种关系搞情报;在师生中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
1947年2月,青年党人吴伯衡在新兴简易师范(以下简称“简师”)当教务主任,在刘尚一任县长(青年党人)的支持下,伺机发展青年党。7月,新兴县三青团筹委会成立。如此一来, 国民党、青年党各为发展自己的势力而明争暗斗。我党组织认识到,这是反动党团与共产党争夺青年一代的严重斗争。陈国璋指示陈兴中等县立中学党员要采取“团结、斗争”方针巩固党组织的阵地,首先立即争取了校长叶乃勋的支持,不准国民党和三青团在学校进行大规模的公开活动、闹事,坚决支持共产党员教师在学校工作;团结广大师生与反动团党开展斗争。学生中的党员团结进步学生分头深人学生中去做思想工作,党员教师做其他教师的思想工作,恢复学校正常教育秩序。一场维护党组织,与反动党团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胜利结束。
返回阳江坚持武装斗争
1948年2月,陈国璋奉命调离新兴。他带领梁福生等-批老游击战士,日宿夜行,秘密通过大片白区,赶赴阳江东部地方,开辟新的游击区,在阳江城以东地区组建武装队伍,坚持武装斗争至解放。
1949年10月24日阳江解放,陈国璋担任中共阳江县委宣传部部长,创办了《漠阳日报》,并办了阳江军政学习班,培训了一批青年干部。1950 年初,陈国璋调华南分局党校学习,结业后留校工作,先后任科长、班主任、教研室副主任和校党委委员等职。1961 年秋陈国璋与教育长张江明等开办了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班。其时,陈国璋已患病严重,但他仍坚持讲课,1963 年3月病逝,年仅4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