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有粤桂边区东征武装部队的支持,并在全国解放战争节节胜利的鼓舞下,新兴县的游击战争也迅速发展,原任新兴特派员的陈国璋调去搞武装斗争了,1948年2月至1948年4月新兴县委成立,杨彪负责领导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工作。期间,杨彪同志奉县委之命单线与当时打入县政府当秘书的共产党员陈华联系,获取国民党内部有关情报,及时送给县委。
在思劳准备武装起义遇险
1948年暑假后,杨彪即带同梁特立、丘壁坚、新兴县立中学党员教师严千年,延平中学女学生张丽红,转移到云浮县腰古镇附近的思劳村,准备组织一支地方武装起义。杨彪定期到游击区向新兴县委汇报并请示工作。延平中学的党支部书记改由黄沛霖担任。
杨彪带领几个人转移到思劳村后,根据上级部署,梁特立调到七团任宣传干事;严千年打人腰古中学,继续以当教师作掩护,在学校师生中开展工作;丘壁坚和张丽红住在思劳村,在群众中做宣传发动工作。
由于杨彪等进驻思劳村的时间不长,发展党员和地下游击小组的工作做得不够细,吸收的人比较多,被敌人钻了空子。加上丘壁坚、张丽红均无正当职业掩护,而游击区里又常有人来往,个别同志甚至同当地的富农分子吵嘴,招致敌人的怀疑。
11月份17日梁特立从七团团部返回思劳村探望妻儿。第二天凌晨,思劳村和腰古中学即被一个连的反动武装包围了,杨彪、梁特立、丘壁坚、严千年、张丽红5人(还有梁、丘的幼儿)同时被敌人抓获。当两个敌兵抓狈杨彪和张丽红后正在搜查他们的住房安想发财时,杨彪即机警地在两个敌兵中制造矛盾,乘他们看守不严,挣脱绳索逃离现场,冲出枪林弹雨而幸免于难。26日,梁特立、丘壁坚严千年、张丽红被枪杀于高要县水口圩。
为迎接新兴解放做准备
杨彪虎口脱险后,在山上的草丛中躲了一昼夜,待敌军撤离腰古,连忙下山奔赴游击区向新兴县委汇报。并请上级立即派人通知黄沛霖夫妇,迅速撤离延平中学进入游击区。
1948年10月至新兴解放,杨彪任新兴县委委员,仍分工负责国民党统治区的党组织工作。1949 年10月杨彪任粤中纵队第二支第七团的政治处主任。他把主要精力放在办学习班,从游击队的干部、战士、地方武工队和农民群众中挑选积极分子,分期分批办学习班,发展党员,培养骨干,为解放军进城做好准备,一直到新兴全县解放为止。
1949年10月20日,新兴解放,粤中纵队第二支第七团接管新兴县全境。新兴县全县解放后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把各级党组织和政权建立起来,领导人民大众当家作主。因此,游击队的各级领导,均立即转人地方的各级领导。七团团长陈特任县委书记;七团政委杨子江任县长;游击独立大队大队长的刘良荣任副县长;七团政治处主任杨彪任县委委员。此时,杨彪的职务变了,但工作性质没有变。为了把全县的所有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迅速建立起来,进行正常的工作,他还是紧紧抓住分期分批办学习班,大量培训干部,妥善地分配到各个岗位上去。从1949年10月新兴解放军进城开始,一直辛劳到1950年4月,才调离新兴。
从南到北为培养革命接班人呕心沥血
杨彪被调到中共中央中南局青委后,当了3年干部科长。1953 年调到交通部属下的长江航运管理局任青委书记、航运局政治部的青年部长、生产部长、办公室主任、长航党委办公室主任。1959 年春,调徐州京杭大运河航运局筹备处当第一副主任。1960 年秋调到长江航运大学任副校长,1961 年任校长。1963 年调大连海运学院任副教务长。十年动乱开始后,受到林彪、四人帮极左路线的残酷追害,于1968年9月8日逝世,年仅49岁。原是行政十三级干部。1978年5月,中共大连海运学院党委已对杨彪作出平反的决定。
杨彪在全国解放时,刚满30岁,到49岁去世时,近20年时间中,从南到北,工作虽然多次变动,但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所用的精力,都离不开培养教育年青一代接班人这条线。他为了培养祖国的年青革命接班人,总是勤勒恳恳,呕心沥血。特别是1963年在交通部重点院校任职后,更加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曾亲自带领专业调查组深人到上海、广州各海运和远洋轮船公司以至船上,召开几十次座谈会,听取对学院专业设置的方向和对毕业生工作各个方面的看法,并提出促进本学院发展的积极意见。就是在十年动乱中,仍对革命前途充满信心,带病参加各种活动,对林彪“四人帮”的反革命行为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直至遭受残酷迫害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