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植梅( 1914-1945年),曾用名欧植梅、区开华,开平市大沙镇夹水乡竹连塘村人,中共党员,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一团战士。
1914年,区植梅出生在一个开平市大沙镇夹水乡竹连塘村一个贫困家庭。由于父母在他年龄还小时相继去世,他仅读了几年私塾无奈被迫辍学。后来在亲友的帮助下,到尖石圩的商行当勤杂工,养活自己。区植梅自幼受乡村习武之风熏陶,跟随新兴坝塘的功夫教头学习武术技艺,练就一身本领和一身侠骨。夹水乡地处天露山的山区,位于恩平、开平、新兴三县交界,属于“三懒管”地带。战乱年代,来自阳春县的马贼“单眼海”曾带队来村抢掠财物,区植梅组织村民组成自卫队进行抗击。他使一条扁担如猛虎出山,以一敌三击退手持大刀的土匪,保护了村庄的安全。村民都对他拍手称赞.给他起了个外号叫“雷公开”。此后,那些地痞流氓听到“雷公开”的名字就退避三舍,不敢来村滋事。
区植梅在商行打工,看尽人生百态,感受到资本家对工人压迫剥削的不公平,广大群众生活凄苦,他的侠义思想盈胸,想改变时势,帮助民众摆脱困苦,却又觉得孤掌难鸣。尖石圩,与新兴县的和平圩、开平县的鹤州圩相邻,三圩的距离很近。在抗日战争时期,尖石、鹤州,水陆交通便利,曾有“小广州”之称。广东青年抗日先锋队经常到尖鹤地区进行活动,组织有志青年参加野战训练、参军参战。区植梅听了抗先队员的宣传,觉得自己的侠义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中得到完美的诠释。他积极参加抗日活动,革命思想进步迅速,经常为抗队奔走,筹集活动经费,协助地方党组织秘密传递情报,成为一名得力的助手。在革命活动中,他经受了考验和锻炼,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时盘踞在尖鹤地区的反动头子熊华是尖鹤六乡联防大队长,倚仗势力,欺榨百姓,镇压抗日活动。在各路段都设检查站,强行对过往人员进行搜身检查,只要有嫌疑的,轻则关押,重则枪毙。共产党的各种机密文件传递在尖鹤地区变得十分困难。要通过封锁线进行活动,区植梅替商行工作联络生意,到处行走,熟络水陆两路的各关口人员。他按照党组织的指示,经常在黑夜行动,以运送货物掩护情报传递收集,活跃在恩(平)、开(平)、新(兴)及高鹤地区。
1940年,物产匮乏,生活十分艰苦。区植梅的妻子产后病故,他将3个月大的女儿托付给堂兄抚养,毅然全身心的投人到革命工作中。1945年1 月20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在鹤山宅梧公告成立,区植梅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945年2月22日,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主力部队向新恩阳(春)挺进,途经新兴县蕉山村时,因村前河水暴涨,暂时在此休息。下午4时,部队被国民党一五八师四七 三团包围。区植梅所在的一团是作战主力军,他与战士们一起,在司令员梁鸿钧、参谋长谢立全的指挥下,英勇回击敌人,掩护司政人员撤退。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最终成功突围,粉碎敌人剿杀的阴谋。但梁鸿钧、区植梅等59名将士在战斗中壮烈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