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今天是:
  •  每年的元宵期间,太平镇的大祀村,村民举行沿习已久的举火把游行活动,以举火的形式庆贺元宵佳节。是日,大祀村人在村前的古庙前做足了包括舞狮、舞龙、挂灯,游神等等项目仪式之后。村中男女老...

    2024-01-02

  •  新兴米粉又称排炒粉,是新兴县内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特色食品。一直以来,新兴人喜欢以稻米为原料,选用优质山泉水,经清洗、浸泡、磨浆、脱水、碎浆、蒸粉、挤条、榨丝、冷却、松丝、切割、复蒸...

    2024-01-02

  •  大江豆豉,采用传统工艺制作,以纯净的黑豆、黄豆为原料,经蒸煮、发酵、冲洗、晾晒和味而成。大江豆豉质优味美的秘诀,在于当地水质好,生产地大江镇位于新兴南部山区,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对...

    2024-01-02

  •  新兴粽仔是新兴民间传统食品之一,用于食用和送礼或奉祀。以其甘香软滑取胜,其香气横溢,入口溶化,甘香,吃后齿颊留香的口感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在粽类食品中尤具特色!新兴粽仔可分为糯米...

    2024-01-02

  •  新兴的中药炮制历史久远,一直以来,新兴的中医中药业十分盛行,从事此行业的人员较多,鼎盛时期,有“无新不成行”之说,从事中医中药行业的人员影响遍及广州、港澳地区。目前,我县从事传统中...

    2024-01-02

  •  新兴剪纸是在新兴地域内民间流行的民间艺术。有构思、起稿、定稿、剪刻、成品、装贴等步骤。新兴剪纸的取材,往往都是源自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人物、动物、植物,以及很多具有美好寓意的题材等。...

    2024-01-02

  •  新兴木雕历史十分悠久。由于新兴是佛地,寺庙多,信佛的人也多,对雕塑的需求就多。相传六祖惠能弟子方辨和尚便是雕塑的高手,六祖真身被接到韶关的宝林寺后,方辨和尚塑了一尊六祖像供六祖故乡...

    2024-01-02

  •  《马咬义的故事》是流传于新兴、肇庆等地,在新兴本地可谓家喻户晓,是以马咬二(真名梁义)为主人公的民间机智人物系列短故事。系列故事通过机智人物马咬二在日常言行、举止,以及充当状师的一...

    2024-01-02

  •  在天露山的密林深处,高大的古茶树自然散落分布。相传建于唐代的岱山寺僧人就在此栽种茶树,现在象窝茶场以及水源山一带还能找到这一品种茶树,本地村民称之为水源山茶,象窝茶场就处于这些名山...

    2023-12-29

  •  新兴县内不少地方有春节、中秋期间舞香火龙的习俗。与舞香火龙同时进行的,是唱与舞香火龙有关的歌谣。舞香火龙,在一些村庄正逐步演变成一项全民性的民俗娱乐活动。舞香火龙可分为“拜四门”、...

    2023-12-29

  •  6月10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发布。公布了国务院批准文化和旅游部确定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计185项)和国家级非物质...

    2023-12-28

  •  新兴县太平镇蚕岗洞有10个自然村,人们善于竹器编织、打石。竹器品种有竹箩、竹窝、雨帽、蒸笼、鸡笼等,闻名县内外。相传在宋朝年间,蚕岗洞村庄稠密,人口众多,但田地少,自然条件恶劣,人民...

    2023-12-28

  •  每年农历的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的诞生日和圆寂日,被誉为“春秋二祭”“春秋二诞”,每逢是日,来自全国各地、海内外的佛教徒、游客及信众前来朝圣贺诞、观光、瞻仰圣迹...

    2023-12-28

  •  新兴南外炮竹制作始于明末清初,是南外村民的一项传统民间手工技艺。新中国成立前后,几乎每个南外家庭都从事专业或业余的炮竹加工工作。南外炮竹品种繁多,有大小盒炮、大小排炮、大小鞭炮等,...

    2023-12-28

  •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龙为四灵之首,人们对龙有崇拜和敬仰之意。古代在服饰、建筑、绘画上都代表高贵和吉祥。据《新兴县志》记载:“舞龙是新兴县春节传统民间艺术,属民间舞蹈的一种”。过去,...

    2023-12-28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当前页:1 [1] [2] [3] [4] 
新兴县文化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