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今天是:
  •  民歌是最淳朴的乡音,民歌是历史的缩影。 在新兴大地上,休养生息着一代代勤劳的人们,最古老的劳动号子从那唱响的第一声起,就千百年流传,生生不息,不断嬗变,形成了独特的新兴民歌。悠悠新...

    2023-12-28

  •  据《新兴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县内农民在早、晚造新谷登场的次日有“吃新”习俗流行。“吃新“又称为“尝新”“新谷节”,新中国成立前,新兴的“吃新”习俗颇为流行。新兴的“吃新”与一...

    2023-12-28

  •  每一首流传至今的新兴民歌,都经过了千人唱、万人传,并在即兴的不自觉的磨研、锤炼中,日益精炼、成熟,它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它包括民歌、山歌、新娘歌、喃呒歌、儿歌、渔歌、禾楼调、采茶调...

    2023-12-28

  •  “醒狮”作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优秀代表,不仅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还寓意着如意吉祥,醒狮精神,更是象征一种雄健、勇敢和不屈的民族魂。河头醒狮文化历史悠久,镇内有多支醒狮团队,尤以料坑、河...

    2023-02-17

  •  粽子,由粽叶包裹大米蒸制而成的食品,是中国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在河头,每逢春节、端午节或重大节庆都有包粽子的风...

    2023-02-17

  •  抢花炮又叫烧大炮。河头抢花炮历史悠久,以苏琼村和和河宁村的抢花炮节庆较为隆重,苏琼村每逢农历二月初二举行,河宁村在农历二月初九举行。在抢花炮的日子里,会邀请亲朋戚友到来一起参加抢花...

    2023-02-17

  •  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河头竹编是用山上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手工艺,河头竹编工艺品多为各种简朴实用的竹篮、竹箩等农用具。河...

    2023-02-17

  •  腐竹是豆制品中的高档食品,由黄豆制成,具有与黄豆相似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黄豆蛋白、膳食纤维及碳水化合物等,对人体非常有益。被人们称为“素中之荤”。河头自然环境优良,所产腐竹特别甘...

    2023-02-17

  •  根雕,是一种雕刻方法,是中国传统雕刻艺术之一,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生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

    2023-02-17

  •  蜂蜜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本草纲目》记载:蜂蜜当药之功有五,清热解毒也,补中也,祛毒也,润燥也,止疼也。河头蜂蜜色泽清澈鲜亮,有纯厚和特殊的山韵风味,呈浓稠液体状,具有...

    2023-02-17

  •  花灯调源于清末民初新兴县河头镇花灯艺人自编自唱的一种歌谣,曲调简单,意境悲凉。新中国成立后,新兴县对花灯调重新进行加工整理,使其更具时代特征,还将其编成花灯舞演出,在2006年广东民间...

    2022-11-11

  •  大江镇梭榔村离县城有35公里,有近20多公里的山路只有一条车道宽,由无数个U形的“手架胙”弯组成,路的一边是高基大坎,一边是悬崖峭壁,山路十八弯,十分的的险峻。以往到大江下乡,坐车都是...

    2022-11-11

  •  六祖镇雅岗村盛行的“走大王”,其历史悠久,有近500多年历史。“走大王”是“游神”的俗称,只是雅岗村的“游神”活动,是采取独具特色的“走”的方式抬大王去游村,所以一直以来俗称为“走大...

    2022-11-11

  •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中国的民俗文化,最能在重大的传统节日中表现出不同的特色。新兴县太平镇有条大村叫社墟,号称新兴第一村,人口有五、六千之多。这条村有一种很特别的风俗——舞火簩。...

    2022-11-11

  •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谓:粤俗好歌。凡有吉庆,必唱歌以为乐。新兴人自古就喜好唱歌。在客家人聚居的簕竹、河头、水台等地区,客家山歌、刘三妹调等颇为流行。屈大均的《广东新语》说:“新兴...

    2022-11-11

首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 末页 当前页:2 [1] [2] [3] [4] 
新兴县文化馆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