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二月十一的大祀村火把节,是广东新兴县最大的民间传统习俗之一,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据悉,大家期待已久的大祀村火把节,今年将重磅回归。
往届“火把节”盛况
大祀村火把节的由来——大祀村,位于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太平镇,是一条历史悠久的村落。每年的元宵期间的农历二月十一(当地俗称“下元”),大祀村的村民们都会联合举行“手举火把巡游村庄”的传统活动,以此形式来庆贺元宵佳节。
钟灵毓秀,风景优美的大祀村
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一这一天,在前一年添丁和迎娶了媳妇的人家,会在村中的璧冈庙挂白花灯和新人灯,并且邀请亲朋好友来赏灯和举办灯酌。
农历二月十一当天的璧冈庙
村民们在璧冈庙内举办灯酌
在做足了包括舞狮、舞龙、挂灯、游神等等项目仪式之后,村民们会在晚上聚餐后举行“举着火把巡游村庄”的民俗活动。
大祀村火把节当晚举行的流水宴
点火仪式开始之时,人们在村中的壁冈庙前排队领取火把后,纷纷到点火场地上集合。此时,由村中有名望的老人作为点火手,点燃多个火盆“圣火”,熊熊的烈火就在黑夜之中迸发出光明。随着圣火被点亮,即放烟花庆贺。
点火手
点燃的大型火炬
待火盆中的烈火燃烧到一定程度后,人们便有秩序地点燃自己手中的火把,在主持人的安排下,火把队伍由狮子队领头,走进了大祀村的乡间小道,仿佛进入了历史的时光隧道,再次感受旧时大祀村火把节的独特魅力。
村民们点燃手中的火把
火把节现场
他们举起燃烧的火把,抬着火捞、木柴,在“先锋仔”和香炉的开道下,伴随着醒狮锣鼓,在村中和田野里举火巡游,长长的火把队伍把田野照得光亮。
巡游队伍宛如火龙
在巡游过程中,火把队伍从寺庙经道路、出田野。燃炬于门前、照炬于田间等活动,与《易经》中的“天火同人”卦极为相似,是古代以火驱邪,沿门逐疫的沿习。“火”,成了吉祥、平安、和谐的象征,以火驱疫,以保持一个平安、吉祥的生存环境。
抬着燃烧的柴火巡游
规模宏大的巡游队伍
巡游过程
在元宵期间,在一年农事耕作的开端,人们以火捞、火把、火堆为载体,希望籍以火的力量,以火的光明驱散邪气,将好运逐一传送到家家户户,以此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村寨平安的美好愿望。活动在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逐渐增加了娱人的成分,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大祀村火把节民俗活动。
烟花助兴火把巡游
火把队伍游行结束后,人们回来主场地集合。文艺晚会继续进行,广场舞、火把舞、千人篝火会......让整个大祀村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
篝火会现场
火,在中国历史上,就有驱除黑暗、迎来光明的寓意,大祀村火把节,人们燃炬于门前、照炬于田间等活动,与《易经》中的“天火同人”卦极为相似,就是古代以火驱邪,沿门逐疫的沿习,这也寄托了祀村人向往光明,期待和谐生活的美好希冀。
目前,大祀村火把节活动已被列入新兴县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篝火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