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祖训家风,弘扬敦亲睦族的优良传统。2021年11月7日,为了加深宗亲友谊,团结互助,新兴县陈氏宗亲汇聚在稔村镇睦党村委会华宅村,举行宗亲联谊活动。来自县内外的陈氏宗亲共计近50人参加了活动。
华宅村村口
沿省道274线行至稔村敬老院路段,再经县道534线前进约4.5千米,便看见一棵郁郁葱葱的榕树矗立在分岔路的中点,树下屹立着一块硕大的碑石,上书“华宅”两个苍劲有力的红漆书法大字。这里便是华宅村。
村口矗立的碑石
站在村口往村庄方向眺望,只见蓝天白云下,村庄依山而建,规划整齐。
依山而建的华宅村
村前广场边上面向村口方向的“建设美好乡村和谐幸福华宅”标语尤为醒目,尽显乡村振兴建设新面貌。
村前安设的“建设美好乡村和谐幸福华宅”标语
华宅村隶属稔村镇睦党行政村,相邻的自然村有睦党村、龙窝村、上沙湴塘村、页村等。村庄西南有座阿婆髻山,海拔最高524米。
华宅村历史悠久。据村史记载,华宅村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由罗姓人开村,迄今已经有870多年历史,是稔村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村庄之一。因最早到此地开村的人勤劳致富,建起一座华丽的住宅,此地后来便取名为“华宅村”。直至清顺治七年(1650年),陈姓四世祖陈喜魁携家眷迁到该地,并于村东面安营扎寨,其后一直在此地垦荒造田,建屋居住,开枝散叶。而最早开村的罗姓人则在村西面聚居。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村西聚居的罗姓人也逐渐迁往外地,现村中基本以陈姓聚居为主。
在清朝中后期,华宅村曾有陈氏后裔一脉迁往开平龙胜镇那泔村一带定居,发展至今已有2000多人,而华宅村中陈氏后裔则有300多人。
华宅村现代民居
近年来,华宅村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全域推进“三清三拆”工作,进一步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推动乡村风貌提升,为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打下坚实基础。2020年底,首先建成了占地500多平方米的华宅文化楼。文化楼前还建有面积宽阔的广场和公共停车场,以方便村民停泊车辆、运动、聚会及组织文艺表演或文娱活动。
华宅文化楼
当天下午4点钟左右,参加联谊活动的县内外陈氏宗亲及嘉宾已陆续到达华宅村。众人在华宅文化楼前会面后,便合影留念。新兴县陈氏宗亲还赠送《福满华宅》书法墨宝一幅给华宅村。
新兴县陈氏宗亲向华宅村赠送《福满华宅》书法墨宝,由华宅村陈达汉村长(左三)接赠,该墨宝由新兴县文学协会陈德泰执行会长(左一)所题
陈氏宗亲们在华宅文化楼前合影留念
位于华宅文化楼西面的华宅公园
随后,众人在陈达汉村长、乡贤陈文辉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今年刚刚建成的华宅公园。
华宅公园位于华宅文化楼的西南面,依山而建,拾阶而上,环境优美。整个公园占山地面积近千平方米,于今年2月全面建成。自建成以来,成为村民们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位于公园的入口处,矗立着一棵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参天古榕,相传由当年陈氏的开村太公陈喜魁所栽种。榕树枝繁叶茂,高耸入云,既像村庄的保护神,又宛如村里的地标和指路明灯,指引着村民回家。
公园入口的参天古榕
华宅公园碑石
公园地面铺设鹅卵石和绿道红砖,四周山边建造美观的护栏,风景优美。自建成以来,不仅成为当地村民的日常歇息的地方,更吸引着十里八乡的人前来打卡。此次我们前来,只见游人如织,俨然成为当地的一个网红打卡点。
华宅公园内,游人如织
在公园树荫下闲聊的村民
陈氏宗亲和嘉宾参观华宅公园
在公园坡顶,矗立着一棵古荔。据林业部门测算过,该树迄今已有570多年历史,与公园入口处的百年古榕一同,是村中所留存下来的不可多得的历史遗珍。
迄今已逾570多年历史的古荔
宗亲们在华宅公园游园赏玩,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