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动态

访古:在新兴县城大稳古村落,有一座古老的“大夫第”
来源:来源于网络 访问量:

大稳村位于新兴县城东北部的群山环抱当中,距离新兴县城约6公里,是县内著名的人文古村和绿色名村,被世人誉为“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典范”。

大稳村古建筑群

在以往的栏目当中,笔者曾给大家介绍了位于大稳村中的清代豪宅陈振诚大屋建筑群以及近代时尚建筑时可别墅、南秀别墅。今天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位于该村的经典建筑,它就是大夫第。

大夫第外观

大夫第位于大稳村的中心地带,是一座带门楼及前院的小型宅邸。

据大稳村史记载,明朝万历年间,大稳村人陈春园在朝为官。陈为官清正廉明,政绩卓著,位居奉政大夫。其告老还乡之时,万历皇帝乃念其功,特为其敕建“大夫第”,荫及乡里。后因年久失修而毁,现建筑为其后人在清代中后期所重建。

大夫第前院高大修长的外墙

近观大夫第,只见其院墙高大修长,院门古朴庄重。院门顶部两侧翘起的灰塑构件就宛如明朝时期的官帽子,庄重典雅。

整座宅邸建于一座一米多高的石台之上,在门楼前有石台阶拾级而上。大门镶嵌着麻石门框及门脚石,古老的木门还保存完好,推敲灵活自如。

古朴庄重的大夫第门楼

门楼位于前院的角落处。近观大夫第门楼,只见局部因年久失修而产生裂缝。门楼墙面是平整的水磨青砖,足见匠心独具。令人惋惜的是屋檐下的壁画于“文革”时期被视为“四旧”而被石灰水涂抹掉,封檐板也因岁月的洗礼而失去昔日色彩斑斓的光泽,但雕花却依旧栩栩如生。

仰望门楼

走进过门楼,只见昔日“大夫第”的木匾静静地依靠于门楼内侧的墙边。木匾略显残缺,尚未褪尽的浅粉色彰显出其往昔的气势不凡。令人不解的是,虽然村史记载大夫第为朝廷敕建,但“大夫第”匾额却没有落款,也因此而无法得知其具体建造年份。

但从匾额左边的残缺部位来看,又或许往昔完好无损时是有落款的,但后来带有落款的部位因年久而腐朽残缺了。然而又另有说法称该匾是陈氏后裔在清朝才重新雕刻的,原匾早已毁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尽管匾额残缺不全,但却不失古朴典雅,是陈氏家族的传承之物。

大夫第现存牌匾

正对着门楼的屋墙上,镶嵌着一片方形绿色陶瓷花窗。透过花窗,依稀可见其后面还有一层相同的花窗。一个窗口同时建造两层花窗,这在新兴的传统古建筑当中极为罕见,尚未猜得屋主如此的建造风格是意欲何为。

正对着门楼的内墙绿色陶瓷花窗

走过门楼,只见大夫第主屋前所谓的“前院”宽度仅一米多,极为狭长。与其说是院子,倒不如说是通道或巷道。只见巷道地面平铺青石,一侧的院墙因年久失修已倾斜,看来修葺老屋的历史重任刻不容缓了。

巷道另一边的尽头,也已改建成邻居房子的进出口。

大夫第前院

走进主屋,只见也是年久失修溃烂至极,因此并无拍照。主屋天井也因局促的地理环境而修建得极为狭长。

从狭窄的前院到狭长的天井,无不透露出该房子建造环境的局促。

历史上不少位高权重的大人物都因为私德高尚,不愿强占村民土地而将房舍私宅改造得极不规整,从而影响美观。从《六尺巷》的典故中便可见一斑。

想必大稳村大夫第的建造者陈春园先生私德也尽于此,这便是房子结构局促的最好解释了。当然,这仅是笔者的猜测罢了。

屋内狭长的天井井口

大夫第屋侧

随着时代的变迁,昔日象征着村中辉煌的“大夫第”今日人去楼空。与大夫第毗邻的大稳村众多古民居,也尽是如此。

曾经守着老屋的人,更迭变化,社会的不断进步也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现状,传统老宅的生活设施已逐渐不能满足于今人。

大夫第毗邻的荒废古民居

但尽管如此,看似陈旧破残的老宅,其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先辈们营建、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老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和成长的时光,可谓是精神的庇佑之所。希望它们能得到很好的保护与传承。

大稳村清代官邸建筑(局部)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