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动态

访古:在新兴县城大稳古村落,有一片陈振诚大屋建筑群(一)
来源:来源于网络 访问量:

大稳村位于新兴县城东北部的群山环抱当中,距离新兴县城约6公里,是县内著名的人文古村和绿色名村,被世人誉为“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典范”。

大稳村古建筑群

在以往的栏目当中,笔者曾给大家介绍了位于大稳村中的时可别墅、南秀别墅,堪称新兴县城近代时尚建筑的杰作。今天将继续为大家介绍位于该村的经典建筑,它就是陈振诚大屋建筑群。

陈振诚大屋建筑群

位于大稳村的中心地带,有这么一片青砖古建筑群:

别致典雅的徽派门楼后面,相连着两排四座清一色的二进龙船脊大屋,大屋后面矗立着两座二至三层不等的碉楼。整片建筑群气势不凡,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是大稳村中古建筑当中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宅院。

它的原主人,就是清代中后期大稳村首富陈振诚。

陈振诚大屋建筑群前的徽派门楼

关于这座大屋的来历,在当地流传着这么一个传说:

据说陈振诚原为村中贫农,生活艰苦。有一天在自家田地耕作时,偶然间在泥土中掘出满满一坛子金银,因此一跃成为当地巨富。成为富豪的陈振诚,在家乡广置田产物业,还建造起了属于自己的豪宅。

在陈振诚大屋建筑群一侧,与之毗邻的还矗立着三座带后楼的建筑群,但这三座并不属于陈振诚大屋的范围。但相传却与陈振诚大屋是同时建造的,据说宅子在一次建造时同时升起九条正梁,这在当时绝对是非常富有的人家才可以做到的,因此当地的老一辈都习惯称他的大屋为“一起九条梁”。

陈振诚大屋与毗邻的大屋建筑群

屋侧古巷

陈振诚大屋前面两排建筑均为清一色的龙船脊大屋,青砖瓦木结构,面宽三间,人字封火山墙,极具岭南传统建筑风格。值得一提的是,面宽三间的大屋,主立面的外墙是水磨青砖,极显美观。

陈振诚大屋前后屋宇之间的横向巷道

主立面精美的封檐板和水磨青砖外墙

屋内天井格局

在每座大屋的屋内正厅,都设有风格各异的木制神龛。神龛木雕装饰工艺精致,极尽富丽堂皇,堪称古典木雕艺术中的珍品之作。

屋内精美豪华的神龛

在前后屋宇之间的横巷两边尽头,还开有巷门。

前后排屋宇之间横巷的巷门

由于荒芜已久,屋宇之间纵横交错的巷道早已杂草丛生,一片荒芜。个别大屋由于久无人居住和问津,已破败不堪,局部已有坍塌迹象。

某座大屋门口仅剩门框,大门早已腐朽

大屋横巷杂草丛生,一片荒芜

陈振诚大屋左右屋宇之间的纵向巷道

大宅古巷后墙窗口

后楼前的横巷

陈振诚大屋后楼分为两座,如下图的这座为徽派风格,二层外墙上的通风口略带防御功能。

徽派风格后楼

仰望后楼

远眺两座后楼

与徽派后楼并排而建的是碉楼,是昔日陈振诚用以战时避难和收藏财物的场所。碉楼从二层开始,外墙四周均设有防御作战所用的“燕子窝”碉堡及瞭望台。

后楼中的碉楼

仰望碉楼顶层一角的“燕子窝”小碉堡

碉楼内景,二至三层之间的木结构楼板早已腐朽坍塌,仅剩空荡荡的楼体

碉楼内的瞭望孔

据《大稳村志》记载,旧时的大稳村在战乱年代,为保护村民的人身财产安全,特地在村庄四周先后建了五座炮楼,用作放哨,防御外敌入侵。这些昔日辉煌的建筑,犹如村庄的保护神,见证了那个风云变幻的乱世时代。后因时代变迁等多方原因,当年的五座炮楼如今只剩下这座陈振诚碉楼和一座屹立于村边的“天然炮楼”,仿佛还默默地向村民们诉说着逝去的历史。

与陈振诚大屋毗邻的建筑群后楼

徽派门楼鸟瞰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传统村落建筑和留存农村特色文化的符号将消失殆尽。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记载更准确、真实。然而,古村落又是极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站在一个文物爱好者的角度去看,必须对当前这些现状加以重视,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真实、完整地传承于世。

陈振诚大屋建筑群鸟瞰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