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动态

访古:失落的宝藏,新兴县车岗镇郎头村碉楼与书房(二)
来源:来源于网络 访问量:

院子内荒草凄凄

在碉楼前还建有一个院子。透过院子的门洞,只见碉楼首层入口前荒草凄凄,阻挡了去路,莫能窥探。

在碉楼正面第五层至楼顶的外墙上,榕树攀爬,宛如吴哥窟,形成一幅独特的景观。但实则暗藏危机,若不加以处理修缮,榕树发达的根系将逐步将墙砖撑破,而导致碉楼崩塌毁坏。

碉楼顶部表面翠绿点缀

由于进不到碉楼内部,又没有航拍设备,因此不能窥探楼顶的结构。诸如类似的碉楼,楼顶若是露天的,一般都是水泥平顶结构,可抵御风雨侵蚀的同时,又能在楼顶站岗,俯瞰村庄放哨。若不是露天,一般会建有顶棚用作遮风挡雨。

值得一提的是,碉楼顶部两侧墙体是徽派风格,格外有一番江南情调。

夕阳照耀在碉楼顶部

欣赏完碉楼外观,便径直走到其旁边的这座西洋建筑游玩。听偶尔路过的村民介绍说,这是村中的书房。

除了主立面顶部的山花墙略显欧陆风格以外,建筑结构实则完全也是中式传统建筑,包括建材也是青砖瓦木,仅有山花墙表面采用灰沙材料用以雕刻浮雕装饰。

仰观书房主立面顶部的西式山花墙

走进屋内,只见里面分为前后两进厅堂,与之分隔的是一个青砖拱门还有砖砌的花窗。

书房进门内景

走进里屋,只见里面是复式结构,二层是典型的木结构阁楼。由于年久失修,部分阁楼板已腐朽坍塌,屋顶瓦面也处处渗漏,墙根处布满青苔。

书房内厅堂

退出屋外,外面的天空依然蔚蓝,但却已显黄昏。一丝霞光透过云层打在碉楼的外墙上,极显古韵味道。

书房与炮楼的侧面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传统村落建筑和留存农村特色文化的符号将消失殆尽。

古村落是中国传统建筑精髓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地反映了农业文明时代的乡村经济和极富人情味的社会生活,对于历史的传承,比文字记载更准确、真实。然而,古村落又是极其脆弱和不可再生的。站在一个文物爱好者的角度去看,必须对当前这些现状加以重视,使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能够真实、完整地传承于世。

碉楼与书房前方的民居古巷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