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兴县城出发,驱车沿着广兴大道往东成镇方向行驶,行至省道G359线与二环路的交汇处然后往右拐,不到百米,便到达东成镇的东瑶村口对面。越过马路驶进对面的村口,沿乡道往前行进不到五分钟,便到达抗日爱国将领赵仲荣将军故居。
位于东瑶村乡道旁的赵仲荣将军故居
说起赵仲荣将军,他可以称得上是新兴县近现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官至国民党陆军少将。而眼前的这座建筑,便是赵将军当年衣锦还乡后在家乡东瑶村建造的豪宅,名为“仁园”。
依山傍水而建的赵仲荣将军故居
近观赵仲荣将军故居
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据说是赵将军在上世纪40年代初期所建造。故居二层阳台和楼顶前面的西式山花墙都采用了当时稀罕的进口钢筋混凝土。整座建筑外观稳重典雅,设计新颖。放在今天来看,在村中也算是鹤立鸡群的建筑了,更别说是在大半个世纪以前的民国时代了。
中西合璧的故居院门
院门上方的“仁园”匾额
作为新兴县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赵仲荣将军对广东近现代的历史进程也起到过一定的促进作用。
赵仲荣将军1898年出生于新兴县东成镇东瑶村,曾就读于黄埔军校,毕业后在粤军部队服役。抗日战争爆发后,赵仲荣在国民党第四战区第十二集团军第六十二军第一五二师属下任职,参加粤北战役。因屡立战功,相继升任第456旅910团上校团长、第456旅少将旅长,后因战事需要被调任从化县县长。
在从化县任职期间,他积极组建地方抗日武装力量,抵抗日军进犯从化。此外,还致力于地方教育和公益建设,先后创办了良口初级中学和从城初级中学,并拨款修缮维护从化温泉。
解放战争时期,赵仲荣任国民党广东第三行政区保安司令部少将副司令,驻防新兴县城。1949年新兴县解放前夕,赵仲荣将军离职并举家迁居香港。
赵仲荣将军故居在一众民居当中格外醒目
据当地老一辈的村民说,赵仲荣虽然位高权重,官至国民党的陆军少将,但在乡亲面前却格外随和,从不欺压乡里。而且赵将军还慷慨解囊,出资为东瑶村修路和兴建护村炮楼,成立护村自卫队,使东瑶村免受匪盗侵扰。
故居前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