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原则,以生态良好为特色优势融入大湾区建设,积极打造大湾区的“生态后花园”“旅游目的地”“休闲康养地”。一是强化“美丽布局”。加强土地资源管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优化土地供给与农林湖草资源保护的良性循环。推动产业向重大发展平台和开发区点状集聚、集约发展,强化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智能化管理,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和开发强度。鼓励建设多层标准厂房和共享服务设施,打造各类制造业产业集群。二是守好“美丽风景”。坚定扛起筑牢生态屏障的使命责任,持续推进水、大气、土壤和固体废弃物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动河长制有效落实,持续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县、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建设,抓好禽畜养殖业和涉水企业整治,巩固新兴江整治成效。强化土壤保护监测,加快推进建筑余泥渣土受纳场、生活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重点生态工程造林和森林抚育,促进全县森林质量精准提升。三是发展“美丽经济”。
构建以现代农业、绿色工业、生态旅游为主体的生态产业体系,培育壮大“生态+文旅”“生态+康养”“生态+体验”等新业态。把全域旅游和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结合起来,加强旅游线路的设计包装,打造大湾区“48小时+”旅游目的地。结合全省“万里绿道”“万里碧道”建设,推进城镇乡野型碧道、自然生态型碧道以及乡村“微碧道”建设,做好全域旅游与乡村振兴、“四好农村路”建设、特色小镇建设等工作的衔接,统筹推动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和水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