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村全貌 黄志国摄于2018年
河村,位于车岗镇境东部,距镇政府1.5千米。东邻四村,南邻料村、郎头村,西邻新兴江,北邻楪村。村东北面紧靠石船山,有山泉汇流形成小溪,注入新兴江,而取名“河村”。又有村民代代相传口头语“水流垃圾是河村”。
明、清时期,隶属于新兴县延寿都;民国时期,隶属于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第六区;1961年隶属于车岗公社河村大队;1983年隶属于车岗区公所河村乡;1987年隶属于车岗镇河村村委会;1989年隶属于车岗镇河村管理区;1999年7月,隶属于车岗镇河村行政村。
该村始建于明代中期,1436年由温团芳建村,1439年陆续有严氏、张氏、梁氏、沈氏、叶氏五姓迁来,其中叶氏祖先于1937年从云浮托洞迁到河村。
2015年末,河村户籍人口1380人,其中,男性有700人,女性有680人;80岁以上人数10人,最年长者年龄90岁(女);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有120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有180人。实际在村人口1200人,留守儿童29人。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方言新兴话。居住面积为3.7平方千米。
该村属低丘陵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番薯、木薯、花生及其他蔬菜为副,同时以种植生态树、经济林树。2004年河村大桐被划定为镇的水稻示范片,面积100亩,亩产550公斤取得了良好效果。有部分村民从事经商、也有外出搞运输,做建筑业,有的养猪、养鸡;也有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现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养业收入、外出经商或打工工资性收入以及集体经济分红。
特色传统食品(节庆)有:煎堆、油角、炒米饼、粽子、香芋糕、白切鸡、香芋扣肉、清蒸排骨、炆上斋。河村的粽子以馅多的糯米粽为特色。
该村1976年通自来水,1977年通电,1976年通电话,2009年通网络,2000年村内建起了水泥路,并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村内路口装上了6支监控摄像枪。村有医疗站一间,文化楼一座。现河村人民还普及了电视机、手机及信息网络等。
清朝初期,村民的民居全都是以木条、杉皮、茅草盖的草房;到清朝中期以泥砖、杉木、瓦盖的平房,形成村坐东向南的建筑体系,逐步发展为青砖、杉木、瓦脊口的三间两廊或者五间两廊房屋。现在采用砖、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成既通风又透亮的楼房。
该村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每逢春节和盛大喜庆节日,人们舞狮子、武术表演来庆祝节日。每月的初一、十五日,冬至日妇女都到各神位上香,都到飞龙古庙及飞龙亩上香,点燃蜡烛、油灯,燃放鞭炮,以示“河现瑞龙腾四海气贯长虹,村呈祥云荫三川福泽桑梓”。清明节,各族人拜祭祖先。中秋节贺月。春节舞狮到各家各户拜年。
张日生,曾任国民革命军团团长,于2014年7月去世。
张昌:华南农业大学本科毕业生,曾任新兴县组织部正科级干部。
张添:曾任广州铁路站长、广州市工会会长、广州兵工厂厂长。
(资料填报:张勤志;初稿撰写:梁洁华;总纂:梁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