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史文化

打吕村
来源:新兴县图书馆 访问量:

打吕村全貌 黄志国摄于2018年

打吕村,位于车岗镇西北部,距镇政府4.5千米。该村地形地貌概括为村前田洞开阔、四水归源,地势西高东低形成梯田。全村楼房全部坐北向南。东邻荔枝咀村,南面是开阔的田洞,有座崩山仔、有铁洞小学;西南邻洞表村;西边有大华山;北邻松岗山与荔枝咀村。开村始祖太公覃尚宽见此地地势开阔,水源清澈,依山傍水。村前村后有条源源不断的溪水,故起名“打吕村”。简称“吕溪”。

明、清时期,隶属于新兴县延寿都;民国时期,隶属于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第六区;1961年隶属于车岗公社洞表大队;1983年隶属于车岗区公所洞表乡;1987年隶属于车岗镇洞表村委会;1989年隶属于车岗镇洞表管理区;1999年7月,隶属于车岗镇洞表行政村。

该村的村民全都姓覃。始祖覃尚宽于明朝嘉靖二年,由肇庆黄岗圩河旁村迁到该地定居。后来不断有覃氏族人回归定居,历经数20代,至今形成今天的打吕村。

2015年末,打吕村户籍人口605人,其中,男性 305 人,女性有 300 人;80岁以上人数 6 人,最年长者年龄 92 岁(男);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有480 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有 125 人。实际在村人口480人,留守儿童8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有 11 人。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方言新兴话。

该村有水田664亩,旱地195亩,山林地1236亩。传统经营种植水稻等农作物为主,种植水稻、杂粮、蔬菜。养鸡、鸭、鱼、猪;也有部分村民外出经商,有的搞建筑业,也有村民外出务工。现村民收入主要靠种养收入和外出打工工资性收入以及集体经济分红收入。

该村特色食品有:煎堆、油角、香芋糕、粽子、葱油排骨、白切鸡、牛腩粉、炆罗汉斋、香芋扣肉、南乳肉莲藕。

该村在1983年通电话,1991年通电,1985年通自来水,村道在2012年实现水泥硬底化,2015年通宽带互联网。

在2013年建成一条1000米长的机耕路,还建成2000米长的防洪排灌渠。1998年秋,在村路口新建成牌坊一座。2015年建成文化楼一座。

尚宽覃公祠建于1889年,2004年重修。该祠为两进三间两廊一天井布局,坐北向南,建筑面积336平方米。祠堂正门两石柱,屋檐的横梁装饰木雕两边刻有“彩凤、福、寿”图案,祈佑幸福安康。祠堂内两厢房分别是东房和西房,正大厅前有两根铁木柱,一大一小做顶梁柱之用。是一座青砖、泥土混合结构的砖木结构式古祠堂。已列入新兴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尚宽覃公祠的大柱对联:上联:尚宽嗣孙螽斯庆新春;下联:公祠后裔活跃贺佳节。神台对联:横批:子孙昌盛;上联:廣教仁义先祖奠;下联:达立道德嗣孙替。

覃耀庭:解放初期任土改队长,1962年任新兴县常委,1972年后调任肇庆地区水利署长,直至退休。

覃达江:1959年任车岗公社书记,1962年任洞口公社书记,是新兴县委员,退休后在新兴县定居。

覃姓族谱由覃达标纂修于1948年。家训中用“十无益”的警句教育警醒后人。

崖山庙,始建于1886年,重建于2011年。供奉大皇老爷。

观音堂,始建于1886年,重建于2011年。供奉再世观音石像。

每年的5月1日,全村同姓族人集中拜村的大太公,成为村中的祭祖日。该村村民酷爱武术,舞狮。每年春节舞狮表演,醒狮拜年。

村民逢春节、端午、冬至等传统节日,都有包粽子的习俗,粽子以馅多的糯米粽为特色,深受村民喜爱。

(资料填报:覃润来;初稿撰写:覃润来;总纂:梁洁华)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