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脉村村貌图 黄志国摄于2018年
上脉村,位于车岗镇境偏东北部,距离镇政府4.3千米。东面和南邻上脉地村,西邻石船山,北邻村中村。毗邻省道S276线,沥青公路(县道)贯穿楪村,直通车岗镇政府和高要市。村后有石船山,海拔最高400多米。石船山的东脉直贯穿村的后面,地处“龙脉”之风水宝地,意为村建在龙脉之上,故而取名上脉村,别名“周堂”。
明、清时期,隶属于新兴县延寿都;民国时期,隶属于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第六区;1961年隶属于车岗公社楪村大队;1983年隶属于车岗区公所楪村乡;1987年隶属于车岗镇楪村村委会;1989年隶属于车岗镇楪村管理区;1999年7月,隶属于车岗镇楪村行政村。
陈姓于清朝从新兴县旧朗村迁入,与当时居住的梁姓合并而形成。陈姓于清朝末年搬至此开村,梁姓迁良塘坑,张姓随后从楪村村中迁到此开始落户。该村原有姓氏:冼、陈、梁、李等。随着社会的变迁,后来冼姓、梁姓迁移良塘坑村。陈姓迁移上脉地,李姓后来绝后无出。该村主要姓氏有张姓。
2015年末,该村在册户籍人口230人。其中,男性有127人,女性有103人。80岁以上人数有8人,最年长者年龄86岁(男)。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有11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有120人。实际在村人口110人,留守儿童3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有约30人。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方言新兴话。
该村水田约80亩;旱地约60亩;林地150亩。属丘陵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耕地肥沃,一年四季可种作物。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番薯、花生,种植生态林、经济林为主。现时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养业收入、农业生产、务工工资性收入和集体经济分红收入。
粽子:村民逢春节、端午、冬至、中秋等传统节日,都有包粽子的习俗,粽子是用该村特种的大糯米,粽子以馅多料足的大糯米粽为特色,深受村民喜爱。
该村于1977年全村通电,1982年通自来水,2008年村通水泥路,2009年通网络。现在建起了水泥路,并装上太阳能路灯。通往村中主要路口装上了摄像监控。该村处建有一村民广场。修水利,清理沟渠,建设村道、公厕、垃圾池、沼气池。
该村传统民居:硬山顶,有的泥砖墙、有的青砖墙,盖灰瓦的平房。坐东向西,呈块状分布。现在的民居多数为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该村现存一座宗祠,始建于民国年间。2010年重修,占地面积140平方米。
该村村民有到宗祠上香的习俗,凡初一、十五村民都来供奉祖先。
张润生,生于1926年,当过孝友堂书院校长职务,参军前在广州陆军学校学习,毕业后参加海南岛解放战争,任团级教导员,于1957年转业广西钦州地区灵山县陆屋新光农场落户。
张始发,生于1937年,于1957年参军广州南海舰队,参加南海战斗与麦贤德并肩战斗,立过二等功。
(资料填报:张达养;初稿撰写:杜兴焕;总纂:梁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