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史文化

上脉地村
来源:新兴县图书馆 访问量:

上脉地村村貌图 黄志国摄于2018年

上脉地村,位于车岗镇偏东北部,坐东向西,距离乡镇府约4.3千米。东邻上脉村,南邻四村荔枝塘,西邻石船山,北邻楪村村中村。毗邻省道S276线,沥青公路(县道)贯穿楪村,直通车岗镇政府和高要市。因地处楪村较偏上处,村前有山,山地有龙脉,四周是山,故名楪村上脉地村。

明、清时期,隶属于新兴县延寿都;民国时期,隶属于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新兴县第六区;1961年隶属于车岗公社楪村大队;1983年隶属于车岗区公所楪村乡;1989年隶属于车岗镇楪村管理区;1999年7月隶属于车岗镇楪村行政村。

先祖陈氏世兴公、世进公兄弟,宋末从南雄珠玑巷牛田坊,迁居罔州(今江门市),世兴公后裔威甫公和英甫公两兄弟,于元朝迁新州居佐陵坊(今新兴县城西街)和城南隅红花根(今新兴县城城南社区),英甫公后裔在新兴县各处迁徏居住,其后裔陈法院,陈文彩于清末年间(1750)从新兴旧朗村迁入此地。

2015年来,该村户籍人口86人,其中,男性有47人,女性有39人;80岁以上人数2人,最年长者年龄85岁(女),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有7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约有50人;实际在村人口86人,留守儿童3人。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方言新兴话。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养殖业为辅。村民主要种植水稻、番薯、花生。兼有养殖鸡、鸭等禽畜。现村民除了继续经营传统农业之外,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种养业收入及外出打工的工资收入。

特色传统食品粽子,该村的群众逢春节、端午、冬至、中秋等传统节日都有包粽子的习俗,粽子是用特种的大糯米,粽子以馅多料足的大糯米粽为特色。

该村于1986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电,2008年通水泥路,2009年通网路。

该村传统民居是泥、砖、石、木结构的平房,现在民居多数建成钢筋、水泥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该村建有一座陈氏宗祠,宗祠主要用途为供奉祖先,村民喜庆摆宴席。

(资料填报:张达养;初稿撰写:杜兴焕;总纂:梁洁华)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