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史文化

云卓面村
来源:新兴县图书馆 访问量:


云卓面村村貌图 徐式艺摄于2018年

云卓面村,位于车岗镇东北部,距镇政府9千米。南邻新城黎源,西邻新田村,东、北邻沙洞村。县道X431线在村边经过。该村因后面山岗形如睡象故取名象岗山。后人见全线水田平如桌面,而取名云桌面,后改名云卓面村,曾用名象岗村,云卓面,别名云溪。

明、清时期,隶属于新兴县延寿都;民国时期,隶属于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第六区;1961年隶属于车岗公社云卓面大队;1983年隶属于车岗区公所云卓面乡;1987年隶属于车岗镇云卓面村委会;1989年隶属于车岗镇云卓面管理区;1999年7月,隶属于车岗镇云卓面行政村。

该村现有姓氏:廖、李、罗、魏、程、徐6姓。始建于明末清初,由麦姓人氏建村,后来有廖氏、李氏、罗氏、魏氏、程氏、徐氏等姓人迁入。第一大姓为廖氏,1368年从兴宁县东厢村迁移至广东新兴县榔村,1641年从大山脚村迁移至此地。第二大姓李氏,1641年从南雄县珠玑巷迁移至广东云城区腰古双河柏村,1741年从大山脚村迁移到此地。

2015年末,该村户籍人口590人,其中,男性有300人,女性有290 人;80岁以上人数20人,最年长者年龄92岁(女);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的有50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打工的有90人;实际在村人口490人,留守儿童4人。世居民族为汉族,世居民系为广府民系,通用方言为粤方言新兴话。

该村有廖氏和李氏两大族谱。

该村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番薯、花生为主,以种植生态林为副。有部分村民养鸡、养“四大家鱼”。也有部分青壮年自主创业,一部分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来源主要靠种养业收入、工资性收入、自主经营收入、集体经济分红收入。

特色传统食品:粽子,村民逢春节、端午、冬至等传统节日,都有包粽子的习俗,粽子以馅多的糯米粽为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生活得到逐步改善,很多人都建起了楼房,用上煤气和自来水,摩托车,小部分人用上了小汽车。该村于1977年全村通电,1989年通自来水,2008年通水泥路,2009年通网络。

现在建起了水泥路,并装上太阳能路灯,与县道连接,村内路口装上了4支监控摄像枪。村内设有医疗站一间,有小学一所。

镬耳屋是该村最具特色的建筑,属清代建筑。现尚存3座民古镬耳屋,其主体建筑是镬耳墙,也叫鳌背墙,清一色青砖砌的屋宇山墙高于屋顶,上面呈半圆流线型,飞檐滴水,构成起伏有致的天际轮廓线,形似镬耳,故名镬耳屋。此排楼房都是青砖瓦结构的。

廖氏宗祠建于清朝,占地面积110平方米。其布局为三进四房二天井,祠堂正门两石柱、屋檐等处有木雕装饰。

李氏宗祠建于清朝年间,占地120平方米。其布局为二进二房一天井,为李氏族人供奉祖先之处所。

主要的民俗活动有:每年正月初一舞狮到各家各户拜年。年初三相约5个狮子队集中舞狮子表演。正月初九,上一年男丁开灯日。清明节同宗兄弟集体祭祖。

廖金水1935年出生,曾任澳门新兴同乡会会长,为公益事积极捐资。

廖建炜,广医一院副处级政工干部高级注册监理工程师。

李承龄,华农大副教授。

廖颂辉,高级注册监理工程师。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