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村村貌(严明锋摄于2019年)
西门村,位于新城镇南部,距镇政府0.3千米。相邻自然村有锦水社区锦水村,平康社区平康村、茅园村,州背社区州背村。始建于元元统元年(1333年),因黎姓人迁入而形成。因村庄位于县城古城墙的西门处,故取名西门村。
元代,属新州附城。明清时期,属新兴县附城街坊。民国时期,隶属新兴县附城西镇南五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一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茅园大队;1960年属环城公社茅园大队;1983年隶属环城区茅园乡;1987年隶属环城镇茅园行政村;1989年隶属新城镇茅园管理区;1999年属新城镇茅园社区。
世居村民有黎、陈、叶、林、伍、谢、严、苏、李等姓。黎姓于南宋隆兴二年(1164年)从江西雩都迁至广东南雄珠玑巷,继而又迁往集成许村;元至顺元年再从集成镇许村迁至该村。陈用斐带长子陈潘公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从船岗深桥村迁至该村。后各村民分别从其他州府分支迁来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692人,其中男性312人,女性380人;80岁以上20人,最年长者97岁(男女各1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199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692人。非户籍外来人口596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67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养殖业为辅。村民兼种花生、蔬菜、果树,养猪、鸡、鱼,兴办鱼苗场等。部分村民开设饭店,人力车修理店及出租大板车等。20世纪80年代,公路两旁土地被建成商铺出租,土地发包建设工业园,兴建厂房、仓库,园区内有餐饮店、服装店厂、皮具厂、修理厂、商店、停车场、五金厂等。经济收入来源为商业经营、务工、房屋出租、集体经济分红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荔枝、龙眼、番石榴、橙果。《明史》载“新兴橙,四会柑最佳”。清代也有记述“新兴橙,媲美四会,他邑远不能逮”。传统食品煎堆、炒米饼、香芋糕、粽子等。
该村1975年通电,1995年通电话,1999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2008年通自来水,2012年通互联网。2012年修整扩大村中主巷道,建设排水排污设施,安装巷灯。村中有第六小组文化室、西门文化楼。适龄儿童到位于茅园村的茅园小学就读。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是泥砖木瓦结构,有的是青砖杉木瓦结构,草尾房顶,有的脊梁雕有花草鸟兽。传统民居尚存23座,经修缮用作出租或堆放杂物。改革开放后,村民逐渐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黎姓族人在1999年收集编纂《黎姓族谱》。陈姓族人在2015年,新整理编纂《陈姓族谱》。
翟桂书室,是黎姓人的祖屋,始建于1900年,重修于1995年,占地约100平方米。居民喜欢在此聚会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
传统婚嫁习俗中,传统礼节有报日子、送聘金、定嫁妆。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请客,迎亲时,男方要用花车到女方家迎接新娘。以前有反新娘习惯,现婚事新办。近来青年结婚大多在宴请前拍婚纱照,摄录像,婚宴时新郎新娘分别穿上西装、婚纱在门前迎客。
春节前村民便忙碌购买各式年货,备裹粽子,包油角的材料,添置新衣饰、家具、买春联、年画,行花街,买年橘、年花等。正月初一开门迎春纳福,亲友互访;正月十五举行闹元宵活动,两个节日皆舞狮庆贺,燃放烟花爆竹助庆;开(挂)灯节在每年正月上元期间,凡家中在上年有男丁出生的挂白花灯,新婚夫妇挂新人灯,建新屋的挂新屋灯。还要宴请宾客庆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