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史文化

枫洞村
来源:新兴县图书馆 访问量:

枫洞村村貌(严明锋摄于2019年)

枫洞村,位于新城镇西部,距镇政府约3千米。相邻自然村有桥亭社区桥亭村、平康社区平康村、雨洞行政村雨洞村、枫冼行政村枫冼村。枫洞村始建于南宋咸淳二年(1266年),因梁姓人迁入而形成。地形西高东低,西河自西向东从村北流过。村北遍地长着枫树,秋天时,有一片红霞漫天的美景,故得名枫洞村。“枫洞晚霞”曾纳入“新兴八景”之一。

宋元时期,属新州附城。明清时期,属新兴县宁化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枫洞大队;1959年属环城公社枫洞大队;1983年属环城区枫洞乡;1987年属环城镇枫洞行政村;1989年属新城镇枫洞管理区;1999年属新城镇枫洞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顾、梁、区、温、陈、黄、罗、黎、李、张、秦、叶、赵、谢、廖等姓。梁姓于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从南雄玑珠巷迁至阳江、阳东,南宋咸淳二年从阳江、阳东迁至该村。区姓、温姓、陈姓于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从南雄玑珠巷迁到该村。顾姓明洪武元年(1368年)从江苏无锡迁到该村。之后相继有黄、李、张、罗、黎、叶、赵、谢、廖等姓,从县城附近乡村迁到该村。

秦姓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从簕竹良洞村迁入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3284人,其中男性1573人,女性1711人;80岁以96人,最年长者98(女);实际在村人口2724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2714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56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350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450人。

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22人,主要分布在泰国、加拿大。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养殖业为辅,兼种甘蔗、番薯、花生、玉米、蔬菜,兼养少量猪、鸡、鸭。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农业之外,村民开始个人创业,如个人承包土地、开挖鱼塘。随着城市扩大,村民在公路两旁建商铺,也有村民买手扶拖拉机、货车,从事运输业,也有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商业、务工、出租业、集体经济分红、运输商业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香芋、木薯、甘蔗。特色农产品有大白菜,远销全县内各大圩镇。传统食品有煎堆、炒米饼、香芋糕、粽子等。

省道S113线及西二环路从村边经过。该村1969年通电,1985年通电话,1995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2010年通互联网,2011年通自来水。安装路灯250多盏。2015年建有垃圾池13个,实行集中清运;文化活动广场2个;文化室有3座。

枫洞小学,建于1926年。学生为来自枫洞村的适龄儿童。2015年,设有6个年级共8个班,在校学生397人,教师19人。

枫洞大门楼,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是青砖瓦木结构,以五板大石为基础,设在村口。顾家大屋,建于清同治年间,有四排,共20座,占地5000多平方米。各座布局合理。墙体用水磨青砖、油灰砌成,墙面各间有花岗岩作墙裙,大门口墙面有官 衔标志,门头上有花雕图案,屋内有上厅、下厅,厅中墙面上也有灰雕图案,瓦面有镬耳龙尾结顶,整体房屋结构良好。其中有4座瓦面上设有围墙,四角设有哨亭防御设施,两则燕锋高越瓦面1.5米,呈半圆形,主要用做屏障之用。镇龙坊有神奇色彩的民间传说——五鬼运财。传说,清嘉庆年间,顾逸夫家中贫穷,生有四子,有三间泥砖屋。有一天一个客人来到顾逸夫门前说:“在蹦沙地的货船上有36埕油,要求借地方放置家中”。十年后仍然没有人拿,到顾逸夫的孙出世时,那天晚上油灯用完了油,于是撬开埕盖借一点油,打开后发现埕埕都是白银。后来顾逸夫变成富翁,建造了顾家大屋4座。

清乾隆、嘉庆年间建造的青砖大屋25座,其中四合院式建筑2座,广府式建筑23座。第座占地100平方米,墙体是用青砖、泥砖垒建(金包银),架杉木盖瓦,三房两厅,中间一口天井。尚存17座,部分已空置。改革开放后,村民逐渐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晚霞寺(原名观音寺),建于南宋,重建于2009年。集庆坊有承启书塾,清乾隆元年(1736年),由陈姓、罗姓、张姓、黎姓村民合力自建宗祠,供奉祖宗牌位。

传统婚嫁习俗有报日子、送聘金、定嫁妆。结婚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请客,有迎亲和送亲,男方要用花车到女方家迎接新娘,青年结婚大多在宴请前拍婚纱照,摄录像,婚宴上穿上西装、婚纱在门前迎客。

春节前,村民购买各种年货,备裹粽子包油角的食材,添置新衣饰、家具,买春联、年画,行花街,买年橘、年花等;春节开门迎春纳福,亲友互访等;正月十五举行闹元宵活动,两个节日皆舞狮庆贺,燃放烟花爆竹助庆;开灯节在每年正月上元期间,家中有在上年男丁出生的挂白花灯,新婚夫妇挂新人灯,建新屋的挂新屋灯,还要设宴请宾客庆贺。

顾思贤(生卒年不详),又名顾国藩,清咸丰年间任历任奉贤、长洲、娄县知县,任江苏知府二品封典,授资政大夫。梁广(1909—1990),曾任全国总工会执委会常委、国务院一机部三局副局长、党委书记、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梁德光(1926—1948),粤中纵队团副官,1948年10月在阳江县中角洞牺牲。叶均泰(1964—),1982年从新兴一中考入清华大学。

“枫洞晚霞”是“新兴八景”之一。唐代诗人杜位作有《枫洞晚霞》:“枫洞郊西俗少华,衣冠耕读可为家。高枝接叶连村暗,小径通门绕树斜。晚见林前凝彩日,时看天外散彤霞。自今知是天孙巧,织造云机遍海涯。”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