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坪村村貌(严明锋摄于2019年)
中坪村,位于新城镇北部,距镇政府约7千米。相邻自然村有上坪村、下坪村,布龙行政村布荣村,蕨村行政村蕨村。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因欧姓人迁入而形成。由于村庄坐落在上坪村和下坪村之间,故取名为中坪村。村庄坐落在一个小山脚下,耕地在一河两岸之间。
明清时期,属新兴县延寿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六区;1958年属红旗公社下坪大队;1961年属洞口公社下坪大队;1983年属洞口区下坪乡;1987年属洞口镇下坪行政村;1989年属洞口镇下坪管理区;1999年属洞口镇下坪行政村;2003年属新城镇下坪社区。
世居村民有欧、李、程姓。欧姓于唐天佑八年(911年)从金陵(今江苏南京)避乱迁广东南雄浈昌棉圃,续迁顺德凤城陈村佛滘乡镇龙坊居住;十六世迁往端州古城居住,后分支五房,于明万历四年由端州迁到该村。李姓、程姓于万历四年迁入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478人,其中男性238人,女性240人;80岁以上4人,最年长者86岁(男);实际在村人口378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378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00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25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养殖业为辅,兼种番薯、花生、大豆、蔬菜等,兼养少量鸡、鸭、猪等。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农业外,大部分年轻人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来源为务工和农业。传统农产品有大米、甘蔗、花生、番薯、绿豆、黄豆。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香芋糕、糖糯米糍、粽子、炒米饼等。
该村1975年通电,1989年通电话,2001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2003年通自来水,2010年通互联网。2006年建礼堂,占地300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适龄儿童到位于下坪村的下坪小学就读。
村中有一座书房,供村中的学子读书。欧姓祖屋有一座“桂兰书室”,其中一幅对联“桂花开结子,兰花万里香”,横幅“桂兰书室”(原地址)。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房屋排列整齐,巷道纵横交错,是砖瓦木结构,硬山顶,盖灰瓦,青砖或泥砖墙体,每座占地90平方米。传统民居尚存50座,部分有人居住,部分已空置。改革开放后,村民逐渐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20世纪80年代新建“护龙庙”。逢农历初一、十五由村民前来护龙庙祭拜。
传统婚嫁习俗方面,结婚前由女方送大年生(女方的出生日期)到男方去择日子。男方择好日子,要送报日到女方,送聘金。结婚前一天,男方要送大路酒(男方送给女方的礼品),这要根据女方的要求,有大饼、腊肉、鱼、鸡、槟榔、椰子、酒、饼干、糖果、茶叶、新娘化妆品等。大路酒里带有各种红包,如六亲礼函、开伞礼函、放鸡利是、剖鱼利是、开盒利是、开格利是、开椰利是、开酒利是、司厨利是、赁宅礼函、奶乳礼函、整容礼函、祝神礼函、乘米礼函、群伴礼函等。在结婚前十天到十五天,主人要发请帖给亲戚朋友,为结婚之日助庆宴。
传统习俗有除夕、祭灶君、拜庙堂、贴春联、还福;春节开年、拜年;元宵节挂花灯;清明节祭祖;端午节祭屈原;中秋节赏月贺月;重阳节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