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表村,该村位于大江镇东北部,距镇政府10千米,相邻自然村有梨蒙塘村、蕉麻村。该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因麦姓祖公迁入定居而形成。因东南方和西北方各有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河水清澈明亮,阳光四射时,水中光线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钟即表,故起名水表村。该村坐落在山区,群山环绕。东南方和西北各有一条小河从村前流过,汇合后向西南方流去。
清朝时期,隶属于新兴县仁丰都;民国时期,隶属于新兴县第二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隶属于新兴县第四区;1958年隶属于里洞公社蕉麻大队;1961年隶属于合河公社蕉麻大队;1983年隶属于大江区蕉麻乡;1987年隶属于大江镇蕉麻村委会;1989年隶属于大江镇蕉麻管理区;1999年7月起,隶属于大江镇蕉麻行政村。
该村主要姓氏有麦、陈、黄3姓,麦姓为最大姓。麦氏权瑜公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从新兴集成边洞村迁入该地;陈姓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从里洞迁入该地;黄姓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从阳春迁入该地。
2015年末,户籍人口356人。其中男性181人,女性175人;80岁以上6人,最长者86岁(男);实际在村人口188人;农村留守儿童1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183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68人。世居村民为汉族,属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传统经营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花生、玉米、木薯、狗仔豆;也抚育山林;村名养少量的猪、鸡、鸭;也有村民养蜂取蜜,增加收入。改革开放后,村民除了继续经营传统的农业生产之外,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有的进厂务工,有个人经商,大部分做建筑工。村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农业生产性收入,务工工资性收入,经商收入等。
特色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花生和松木、杉木。蜂蜜、冬蜜最有特色,因为是苦蔓公花蜜。特色的食品有白切鸡、扣肉、狗仔豆炆烧腩、煎堆、油角、粽子等。
1978年通电,1998年通电话, 2010年通网络,2012年通自来水,2015年实现村道硬底化。2015年该村建好灯光篮球场、文化室。有部分村民住进了新建的房屋。该村适龄儿童全部到位于蕉麻村的蕉麻小学读书。
该村传统民居尚存3座,砖瓦木结构,每座占地面积70平方米。该村进入70年代至80年代初期,有的村民盖了新房屋、有的拆旧房屋建新屋,经过多年的改造建成排列整齐的纵5行、横13行土木结构砖瓦房,每座民居建筑占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建筑特色为二字回水或叫狮子开口。
村中建有麦氏宗祠、陈氏宗祠,仍作使用。麦氏宗祠于2010年重修,占地面积约80平方米,主要建筑特色为大门口进入是(空地)的结构。主厅设有神台,水泥混凝土结构,屋顶为博古脊凤尾,盖棕黄色琉璃瓦,外墙为米黄色马赛克墙体。陈氏宗祠重修于2015年,占地面积50平方米,水泥混凝土结构。
传统习俗有拜观音、拜土地公、祭祖。传统节日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村中会为新生儿举行吊花灯庆祝仪式。
麦图恩(1955— ),在中越自卫还击作战中立功,升为营长。
李华(1926— ),曾任佛山市顺德县国土局局长、顺德县委书记。
(资料填报:麦福荣;初稿撰写:张浚华;总纂:梁海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