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岗村,位于东成镇北部,距镇政府约5千米。相邻自然村有都律村、布午村、小洞村、云敏行政村云敏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由梁姓人迁入后形成。1976年因修建合河水库,从合河公社(现大江镇)逢背坑村搬迁到布午大队都律村旁边建村居住,改名为逢岗村。
原是合河公社逢背坑村,于1976年全村搬迁到东成镇布午大队偏北建逢岗村。1976年属东成公社布午大队;1983年属东成区布午乡;1987年属东成镇布午行政村;1989年属东成镇布午管理区;1999年属东成镇布午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梁、李、杨、黄四姓,梁姓人口居多。梁姓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从里洞黄窝村迁至合河逢背坑建村。李姓于清嘉庆年间从天堂迁入逢背坑。杨姓于清道光年间从里洞迁入逢背坑。黄姓于清咸丰年间从船岗迁至逢背坑。1976年全村搬迁到该地建新村,名为逢岗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489人,其中男性281人,女性208人;80岁以上28人,最年长者93岁(女);实际在村人口311人;农村留守儿童2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309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78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木薯、蔬菜等,并种有荔枝、龙眼、黄皮、芒果等水果,养殖鸡、鸭、猪、鱼等。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农业之外,年轻村民大部分外出务工,有的从事餐饮业,有的从事建筑业等。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生产、务工、建筑业等。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花生、木薯、白菜、荔枝、龙眼、黄皮、芒果。被新兴县评为优质佳果,被新兴县农业局、县质监局和荔枝协会将村评定为“新兴香荔示范基地”。
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粽子等。
该村1978年通电,1993年通电话,2002年通自来水,2004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2012年通互联网。2013年投资建了逢岗村文化室,安装了全村路灯,建好了污水处理池。适龄儿童到位于布午村的布午小学就读。民居由县政府统一建设,共10排,每排10座,每座相隔1.5米,横竖村道都是一条线。房屋进门先跨30厘米大石门蹲,八尺大木对开门,入内先见天井,左右两厢房,正厅为客厅,用百年老树的木材为梁。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四姓都有宗祠。其中梁氏宗祠于2008年重建,占地60多平方米,青砖墙琉璃瓦面,跨门墩入门是天井。
洪圣祖庙,建于1976年,供奉洪圣大王、六祖禅师、三宝佛等。1990年再扩大庙宇,将六祖禅师分开庙宇供奉,更名南龙寺。
传统婚嫁习俗中的中原古制“六礼”逐渐少见,但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送亲以及新婚三天回门礼(新娘回娘家)等礼俗还存在,但大多数已新事新办。传统丧葬风俗中的报丧、入殓、成服、送葬、做佛事等流程还延续。随着丧葬习俗简化,大多数村民将每七天一祭直到百日祭,简化为在出殡日一次性祭拜。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是村里一年一度的闹元宵活动(上元节),有醒狮表演、民俗祭祀。
(资料填报:梁华坤;初稿撰写:梁华坤;总纂:梁华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