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史文化

思本村
来源:新兴县图书馆 访问量:


思本村,位于东成镇西北部,距镇政府约3千米。相邻自然村有都村行政村谷村、扶桂行政村上料村、都斛行政村低塘村、布午行政村布午村。始建于明初,由冯姓人迁入而形成。因村民们思念祖宗和前辈,寓意不忘根、不忘本,故名为思本村。

明清时期,属新兴县照会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二区思本乡;1958年属稔村公社思本大队;1961年属东成公社思本大队;1983年属东成区思本乡;1987年属东成镇思本行政村;1989年属东成镇思本管理区;1999年属东成镇思本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区、黄、彭、何、陈、李、张、卢、苏、谭、傅、邝十二姓,区姓占全村人口的80%。明初,冯姓从开平迁至该村,不久外迁了。陈姓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从洞口大稳村迁至该村。区茂华从南雄珠玑巷迁到高明院涌乡;区茂华后裔分居各乡,其四子区以玉(号世德)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迁至东成思本村居住落户,区世德娶同村陈姓女生得六子,区姓在思本村共六房。黄姓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从高要白土迁至该村。彭姓南迁至高鹤,于明正统元年(1436年),从高鹤迁至该村。何姓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从东瑶十里村迁至该村。李、苏、傅三姓均明万历年间,分别从稔村的李姓坊、苏姓坊、傅姓坊迁至该村。张姓于清乾隆年间从都村的谷村迁至该村;卢、谭、邝三姓是亲戚关系,于清道光年间结伴从鹤山迁至该村务工,并落户于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2416人,男性1196人,女性1220人;80岁以上56人,最年长者94岁(男);实际在村人口1528人;生活主要靠农业收入1525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888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养猪、鸡、鸭。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农业之外,大量种植黄皮、龙眼、香蕉、西瓜、蔬菜,也有村民开养鸡场,部分年轻村民外出务工,从事运输业、建筑业、经商等。村民经济收入来源为种植业、务工、经商、建筑业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花生、芋头、黄皮、荔枝、冬瓜、香蕉等。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炒米饼、粽子等。

2015年底开通了江罗高速路,新兴(东)出口设在思本村,连接省道S113线,且江罗高速管理中心总部设在思本村的文坪坑。该村1970年通电,1983年通电话,2001年通自来水,2012年通互联网,2015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内维修好村礼堂,有篮球场。

思本小学,建于1946年,学生为来自村的适龄儿童。2015年设6个年级6个班,隔年招生,在校学生88人,教师7人。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冯姓开村的四座镬耳屋建于明末清初,壁画和对联被石灰水扫去,很难辨认,内有连扯三厅。西园坐落在三甲坊的高山上,里面有六角过厅门口,是一座瀚林书院,民国时是私塾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用作十队队址,是村民开会、娱乐的场所。还有几座在清末建的连扯二座青砖瓦屋,保存完整。传统民居尚存4座,空置或堆放杂物。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文通区公祠,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占地143平方米,是砖瓦木结构,有木雕、灰雕、门口有石柱。仍在使用。

民国时期,全村实行以保甲划分,共划分为四个甲。村民为防盗匪各甲(坊)都建有门楼,村的四周都种满簕竹,挖深筑围墙,各坊只留一个门楼口供村民出入,有部分门楼在1970年被毁掉。

在旧村道上发现有一些区姓、彭姓等山界石碑,在村礼堂侧的水井口边有一块红石板,中间有两个圆洞,据说是当时有人考取功名,上层衙门府送来用作插旗杆用的石板。2015年只见一块,另一块用作建鱼塘边的露天厕所,厕所崩塌了,石板也不见了。

传统婚嫁习俗中的中原古制“六礼”逐渐少见,但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送亲以及新婚三天回门礼(新娘回娘家)等礼俗还存在,但大多数已新事新办。传统丧葬风俗中的报丧、入殓、成服、送葬、做佛事等流程还延续。随

着丧葬习俗简化,大多数村民将每七天一祭直到百日祭,简化为在出殡日一次性祭拜。

正月初一,舞狮到每家每户门口拜年;春节期间组织文娱活动,有篮球比赛、拔河比赛、燃放烟花、小孩抛圈送礼物;元宵节挂灯活动;在上年新婚的新娘挂新人花灯(新婚头一年),在上年有男丁出生的家庭挂白灯。

清明节期间扫墓,先由各小房几兄弟拜近代太公(一般土葬在山上),后由大房兄弟集中拜老太公。到每年的五一劳动节全村区姓拜大太公,有外乡、外县、外市的同宗区姓的兄弟集中扫墓。

春节,每家每户都包粽子、炸酥角。正月初二开年,每人吃两个水煮鸡蛋,吃汤圆,给亲朋好友的小孩子发红包(利是)。中元节晚上,村民在

屋门口点香和烧香元宝蜡烛祭祀先祖。中秋节,早上,村民吃濑粉,分别有葱菜牛肉粉、鸡肉粉、排骨瘦肉粉,中午是多种菜式的家宴,晚上在看到月光的天台或大门口,放置一张台,在台面摆上月饼、水果贺月,边赏月边吃月饼、柚子、柿子、苹果、炒螺等。

区荣清(生卒年不详),清光绪八年(1882年)举人。光绪年间,东成镇十里村男子娶古院村新娘时,新娘方出上联:古院清心扶桂花开香十里。当时如果新郎哥方对不出下联,那么,伴娘有意刁难,不能把新娘子放出门。这时男方的伴郎到思本村找区荣清解围献下联:更楼夜尽高明月浪照三洲。伍门庆(1895—197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中共党组织,秘密负责党通信联系工作,平时村民对她的称呼习惯叫“红军婆”,现60多岁的村民当年的小孩都听过她讲送信的惊险故事。区建开(1925—1999),民兵营长,1958年到北京参加全国大办民兵师先进代表大会,受毛主席亲手授奖自动步枪一支作留念,步枪最后上交县武装部。区煜广(1961—),广东省汇海农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在1999年获“广东省第三届”中国杰出青年科技创业奖。区绍燕(1973—),20世纪90年代曾两次荣获亚洲女子划艇冠军,在1991年世界赛艇锦标大赛夺冠,共荣获得国家级以上的冠军33次,荣获广东省第三届“广东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资料填报:区培生;初稿撰写:区培生;总 纂:区绍华)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