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岭村村貌(杨敏钰摄于2018年)
水岭村,位于水台镇南部,距镇政府约0.6千米。相邻自然村有杜村行政村三合村、村尾村、水台村、高地村。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5年),梁姓人因躲避战乱迁入而形成。村民从开平迁入的地方名为水岭,后来就以地理环境和地名确定村名为水岭村。地处丘陵,水台河从村边流过。
清代,属新兴县照会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二区;1958年属稔村公社六乡大队;1959年属水台公社六乡大队;1983年属水台区六乡;1987年属水台镇六乡行政村;1989年属水台镇六乡管理区;1999年属水台镇六乡社区。
世居村民只有梁姓,于清乾隆五十九年,从开平月山迁至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370人,其中男性205人,女性165人;80岁以上11人,最年长者98岁(女);实际在村人口272人;留守儿童6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268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98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玉米、小麦、红花豆等,兼养少量的牛、猪、鸡、鸭。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的种养业生产之外,有的村民利用近圩镇之利,从事个人经商,有的开商店,也有村民承包土地开办果场,种沙糖橘、粉葛、冬瓜等,也有年轻村民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务工、商业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黑皮冬瓜、粉葛。传统食品有濑粉、煎堆、油角、粽子等。
附近有金水台温泉,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县道X463线经过该村。该村1976年通电,1990年通电话,1991年通自来水,2005年通互联网,2006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
水台镇中心小学,建于1937年,学生为来自六乡社区、杜村行政村、新江行政村及奄村行政村的大江村、莲塘村共15个自然村的适龄儿童。2015年,该校设有6个年级13个班,在校学生444人,教师25人。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清代至民国时,民居是用泥砖砌墙、架杉木、瓦盖的房屋。改革开放后,村民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并用瓷砖浆贴墙体。
传统婚嫁习俗中的中原古制“六礼”虽然在村里逐渐少见,但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送亲以及新婚三天回门礼(新娘回娘家)的礼俗还存在,但大多数已新事新办。
传统风俗习惯习俗有婚嫁、殡丧、生男育女、动土造宅、各个时节祭祀。村民要杀鸡、杀鸭宴请亲朋戚友等。
梁贵(1933—1954),解放军战士,于云南小平牺牲,被新兴县人民政府授予烈士称号。
该村是革命老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