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阳村村貌(摄于2019年,布辰村委提供)
红阳村,位于稔村镇北部,距镇政府5.3千米。相邻自然村有上大田村、布辰村,皮村行政村皮村。始建于1936年,因李姓人从大沙山根村迁入而形成。位于平坦地带。迁入时该地面积不大,属一小弯角,称朵角村,后因各户住房的门口向阳,故改为红阳村。1970年,因水库建设由县政府统一安置集体迁到稔村公社布辰大队,原村名不变。
原属合河公社木坪大队;1970年由县政府统一安排集体迁到稔村公社布辰,属稔村公社布辰大队;1983年属稔村区布辰乡;1987年属稔村镇布辰行政村;1989年属稔村镇布辰管理区;1999年属稔村镇布辰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李、罗、陈、温四姓。李姓占全村人口的94%。迁入有三支李姓:一支李姓于1936年从开平大沙山根村迁到合河乡朵角村。另一支李姓于1939年从新兴稔村李姓坊于迁到该村;再一支李姓从新兴上沙石岗村于1941年迁到该村。罗姓于1941年,从新兴县东成十里村迁到该村;陈姓于1942年从稔村白土村迁到该村。温姓于1944年,从高明合水吉田大冲坑迁到该村。原有的红阳村村民,于1970年整体搬迁到现址。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425人,其中男性227人,女性198人;80岁以上13人,最年长者91岁(女);实际在村人口299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295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26人。非户籍外来人口32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3人。
1970年兴建4处山塘。传统经营兼种柑、橙、花生、番薯等,兼养鸡、鸭、猪等。改革开放后,除经营传统农业之外,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务工。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花生、番薯。特色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粽子、炒米饼、濑粉。
每逢插完秧或收割稻谷完毕,村民制作豆腐、汤圆等来以示庆贺丰收。
省道S113线从村前经过。该村1979年通电,1983年通电话,2006年通自来水,2011年通互联网,2012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1990年5月建起村会堂,建筑面积320平方米,楼高一层。2015年6月重新装修,更名红阳村文化大楼,门面墙浆贴红色瓷砖。2015年5月兴建灯光篮球场,有健身器材,球场旁边空地建成停车场,700米的村道有路灯。适龄儿童到位于布辰村的布辰小学就读。
因水库移民传统民居都是由政府统一建成的,是砖瓦木结构的平房。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婚嫁殡丧、生男育女、动土造宅以及各种时节,村民买猪肉,杀鸡、鸭,用汤圆、粽子祭祀先祖。
(资料填报:苏德伟;初稿撰写:苏德伟;总纂:苏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