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村村貌(摄于2019年,布夏村委提供)
茶园村,位于稔村镇北部,离镇政府约3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射村、白土行政村白土村、稔村社区 黎姓坊、布夏行政村布夏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由黄姓人迁入而形成。因村四周种茶,村道旁仍存保留两旁茶树,绿树成荫,故名茶园村。溪水从村西流过。
清代,属新兴县照会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二区;1958年属稔村公社布夏大队;1983年属稔村区布夏乡;1987年属稔村镇布夏行政村;1989年属稔村镇布夏管理区;1999年属稔村镇布夏行政村。
世居村民姓氏有莫、梁、黄、张姓。黄姓南迁至高鹤,清康熙二十五年从高鹤楼下村迁至该村。 梁、黄、张姓也于清代中期从开平迁入务工,后落 户于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 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498人,其中男性262人,女性236人;80岁以上9人,最年长者94岁(男); 实际在村人口318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298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8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20人。祖籍该村港澳台同胞14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14人,主要分布在新加坡、加拿大。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木薯、番薯、花生、甘蔗、蔬菜等,兼养鸡、鸭、鱼、猪等。改革开放后,村民除继续经营传统种养业之外,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务工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花生、番薯。水产品有鲩鱼、鳙鱼、鲢鱼。特色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粽子、炒米饼、濑粉。
省道S113线分从村边经过。该村1980年通电,1982年通自来水,1995年通电话,2010年通互联网,2011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在路旁种上了花草树木。2014年建好了一个灯光球场及购置一批健身器材,装上了巷灯。适龄儿童到位于布夏村的布夏小学就读。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是用泥砖瓦木建的房屋,每座占地80平方米。传统民居尚存26座,大部分已空置。1968年,建有64座青砖包廊平房。1981年,村中制定建房村规,“五统一”(地面高低统一,坐向统一,排污统一,巷道统一,第一层楼面的高度基本统一),1986年第三次变迁也是按照五统一建设的。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都建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共68座。
村有一口老古井。
传统婚嫁习俗有看家门、送定、报日子、送聘 金、盘嫁妆、接亲、送亲、拜堂和喝媳妇茶等礼俗 还存在。传统丧葬风俗中的报丧、入殓、成服、送 葬、做佛事等流程还延续。随着丧葬习俗简化,大多数村民将每七天一祭直到百日祭,简化为在出殡日一次性祭拜。在各种时节,村民都要买肉杀鸡祭 拜祖先。
该村是革命老区村。在解放战争时期有莫正中、莫正西、黄希、黄基、黄耀、莫水照、莫湛林等11人参军。
该村1968年被广东省评为文明卫生村,1987年被云浮市评为卫生村。
(资料填报:何天祥;初稿撰写:何天祥;总纂:何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