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史文化

当前位置:首页 - 村史文化

布茅村
来源:新兴县图书馆 访问量:

布茅村村貌(梁富强摄于2018年)

布茅村,位于水台镇北部,距镇政府7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布善村、云端村、九埌村、农群村、布冷行政村现岗村。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因梁姓人迁入而形成。由于村后的布茅大山延绵,故名布茅村。与佛山市高明区、鹤山市、开平市接壤。

明清时期,属新兴县照会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二区;1958年属稔村公社布茅大队;1959年属水台公社布茅大队;1983年属水台区布茅乡;1987年属水台镇布茅行政村;1989年属水台镇布茅管理区;1999年属水台镇布茅行政村。

世居村民只有陈姓,陈姓先祖于元代从南雄珠玑巷迁至三水白泥,于明洪武元年从三水白泥村迁至该村。四世祖陈秀一迁至高明高村;于明建文四年(1402年),从高明高村迁至该村。十四世祖陈壁延于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迁至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1180人,其中男性598人,女性582人;80岁以上14人,最年长者95岁(女);实际在村人口525人;农村留守儿童16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520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655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玉米、甘蔗、花生、蔬菜等,兼养少量猪、鸡、鸭。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的农业生产之外,部分村民承包土地,开挖鱼塘养鱼,也有村民种植荔枝、沙糖橘,有的进厂务工,有的从事运输业,有的从事服务业,有的从事建筑业。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务工、运输业、建筑业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黑皮冬瓜、粉葛。传统食品有腌制梅菜、煎堆、油角、粽子等。

县道X869线经村前通过。该村1981年通电,1989年通自来水,1999年通电话,2000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2005年通互联网。村中已修建小公园,安装路灯。

布茅小学,建于1998年。学生为来自布茅村、布善村、云端村、农群村、九埌村的适龄儿童。2015年,该校设6个年级8个班,在校学生249人,教师18人。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坐西向东。民国时期的民居为舂墙瓦木结构的房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民居是泥砖墙、架杉木、瓦盖的房屋。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清乾隆年间先后建起了廷壁陈公祠、遂明陈公祠。廷壁陈公祠曾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年)进行第一次葺修,2002年进行第二次重修,基本保存良好。祠堂右书房,还保存大量明清时期壁画;祠堂厢楼等镬耳屋保存十分完好,中堂朱红大梁上镌刻“道光十三年仲秋重修”字样清晰,墙壁上有重修时绘制的壁画、诗词。祠堂门前,曾有两副石旗杆,从中可知,清代应有两名以上举人,因后来被毁,石旗杆夹现作村中石桥。祠内中堂、前厅都有屏风。

村中流传一副楹联:“布位会宜左排鳯岭右拥珠岗四面锋恋共献山川之端,布虚得所后耸乾龙前朝与水三春风月明曾宇之光”。

村民端午节包粽子,冬至吃汤圆。上一年有出生的男丁的主人家在正月初二必须请亲朋好友吃腊味饭。在正月初十要举办挂灯的活动,宴请亲朋好友来庆贺。

“醒荣粤剧团”1956年成立,1957年参加县农村文艺会演荣获二等奖。

该村是革命老区村。

电话:0766-2884505 邮箱:hdtsgz@163.com
地址:广东省云浮市新兴县惠能广场新兴县图书馆(百合花城1期东侧约100米)
版权所有 新兴县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