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善村村貌(梁富强摄于2018年)
布善村,位于水台镇的北部,距镇政府6千米。相邻自然村有良田行政村谷村,布茅行政村云端村、农群村、布茅村,布冷行政村现岗村。布善村始建于明万历十二年(1586年),由梁姓人迁入而形成。在此建村居住,取布开局面、团结友善、和谐发展之意,故名“布善村”。四面环山,村前有一条小河流。
明清时期,属新兴县照会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二区;1958年属稔村公社布茅大队;1959年属水台公社布茅大队;1983年属水台区布茅乡;1987年属水台镇布茅行政村;1989年属水台镇布茅管理区;1999年属水台镇布茅行政村。
世居村民只有梁姓。明初梁姓先祖南迁至开平大沙蕉园村,梁元信于明万历十二年从开平大沙蕉园村迁至该地始建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438人,其中男性218人,女性220人;80岁以上23人,最年长者96岁(女);实际在村人口288人;农村留守儿童3人;生活主要依靠农业收入284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150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玉米、甘蔗、花生、蔬菜等,兼养少量猪、鸡、鸭。改革开放后,除继续经营传统的农业生产之外,部分村民承包土地,开挖鱼塘养鱼,也有村民种植荔枝、沙糖橘,有的村民进厂务工,有的从事运输业,有的从事服务业,有的从事建筑业。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务工、建筑业等。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黑皮冬瓜、粉葛。传统食品有腌制梅菜、煎堆、油角、粽子等。
县道X869线从村边经过。该村1989年通电,1990年通自来水,1997年通电话,2006年通互联网,2013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村中建有小公园,村道安装路灯。适龄儿童到位于布茅村的布茅小学就读。
传统民居为广府民居,明代的民居是舂墙、架杉木、盖杉皮的房屋。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民居是泥砖、杉木、瓦结构的民居,坐西北向东南。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逐渐建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
梁氏宗祠,始建于民国时期,是青砖、杉木、瓦石板结构,占地200平方米,草尾房顶,脊顶雕刻花草鸟兽,墙壁上刻有青龙图案。一进大门,有红木雕花屏风。堂内有一副状元及第牌(1920年被盗)。
山咀处有一座寺院,始建于民国时期,是青砖杉木瓦结构,占地300平方米,仍在使用中。村后山建有一幢三层高的碉楼,青砖墙体,四周有瞭望孔,用作村防盗自卫,保护村民的财产,避免败军、土匪进村掠抢。村四周种上簕竹,作防御作用,尚存在,但破损。
传统婚嫁习俗中的中原古制“六礼”在村里逐渐少见,但送定、报日子、送聘金、盘嫁妆、接亲、送亲、设酒席请客以及新婚三天回门礼(新娘回娘家)礼俗还存在,但大多数已新事新办。
1958年,成立了一支粤剧队和醒狮队,粤剧队在正月初一晚演出,醒狮队在每年的正月初一、正月初十、元宵节等节日舞狮助兴,每年劳动节集中同姓族人和醒狮队一起扫墓。
该村是革命老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