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礼村一角(梁启坚摄于2016年)
云礼村,位于稔村镇东部,距镇政府1.5千米。相邻自然村有双阳行政村双阳村、坩灶村,坝村行政村坝村,稔村社区岸阳坊、苏姓坊,布夏行政村布夏村。始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由苏姓兄弟分家迁入而形成。因一个高中科举人路过此地,受村中的父老乡亲热情接待,看见村庄青山围绕,彩云聚集,乡亲礼貌待人,为此村取名云礼村。附近有云礼水库,村东有河流过。村东有海拔500多米的大山,分出两边山脉围绕村庄。
明清时期,属新兴县照会都。民国时期,属新兴县第一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新兴县第二区;1958年属稔村公社云礼大队;1983年属稔村区云礼乡;1987年属稔村镇云礼行政村;1989年属稔村镇云礼管理区;1999年属稔村镇云礼行政村。
世居村民有苏、麦、叶、梁、陈、姚、钟七姓。苏姓于明正统六年从新兴凤翔里迁入该村。麦姓于明成化二年(1466年)从鹤山榕树村迁入该村。叶姓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从新兴县城北街村迁入该村。梁姓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从上沙江上村迁至该村。陈姓于清道光四年(1829年)从东成新塘村迁至该村。姚姓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从姚姓坊迁至该村。钟姓于清光绪三年(1877年)从鹤山迁至该村。世居村民为汉族,广府民系,通用粤方言(新兴话)。
2015年末,户籍人口1986人,其中男性985人,女性1001人;80岁以上50人,最年长者98岁(女);实际在村人口1488人;生活上依靠农业收入1481人;常年在城镇生活和务工498人。
传统经营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花生、木薯、蕃薯等,兼养少量的禽畜。该村鱼塘基,村边、山边种植荔枝、龙眼、芒果等果树。1990年后,发展养鱼、鸡、猪。大部分年轻村民外出务工。村民经济来源为农业和务工。
传统农产品有大米、花生、蔬菜等。传统食品有煎堆、油角、粽子、濑粉、特色菜式“鱼面”。
省道S274线从村南经过。该村1972年通电,1983年联接南方电网,1996年通电话,1998年通自来水,1999年实现村道水泥硬底化,2011年通网络。村中1986年建教学楼;1998年盖起了村委办公大楼;2002年建设水泥篮球场,2008年建设学校牌坊,于村口重建牌坊;2015年把村道扩宽修建。村道已安装路灯100多盏,安装监控摄像头,建成灯光球场、活动中心广场。
云礼小学,建于1949年。学生为来自云礼村的适龄儿童。2015年,设有4个年级4班,在校学生82人,教师7人。
传统民居属广府民居,是砖瓦木结构,每座占地80平方米。传统民居尚存30座,大部分作空置。传统建筑有大门楼。改革开放后,大部分村民盖起了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房。
观音庙、大王庙均始建于明代,因年久失修,均于1983年重建,占地分别为30平方米和50平方米,是砖瓦木结构的房屋。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世音诞,邻近村庄的村民都来祭拜。
在春节和喜庆日子,村中的狮队到村里各户拜年。每年除夕家人团圆和喜庆聚餐不可少的菜式。每年中秋节,村民舞起100米长的火龙到村中巡游。“武魁”麦英养(生卒年不详),清末在一次海战中英勇牺牲。